“什麼意思?”張鷗疑惑的瞪著若瑤,見沒有繼續往下說,於是又變臉道:“哦,呵呵,來來來,裡面請,坐下說。”
若瑤隨張鷗走進衙門。
“廷尉大人,前幾日你說丞相私扣徵北軍軍資的事情,衛將軍特地讓本姑娘前來說明。”若瑤說完就從懷裡拿出一個竹簡。
張鷗喜出望外,這幾天確實找了很多薛澤的黑材料,但都是芝麻大的事,根本就無法一舉拿下薛澤,要論分量,還真得私扣徵北軍軍資的事情。
接過若瑤的竹簡,張鷗快速開啟預覽,可臉上表情越來越鬱悶。
若瑤在一旁觀察道:“這是我們家將軍的親筆說明,還請廷尉大人呈於陛下御覽。”說完就端起茶杯自信的喝茶。
衛青在竹簡裡直接就否認了廷尉張鷗說的事情,沒那事兒。
張鷗也是聰明人,知道衛青目前風光得很,這奏章就是不用拿給劉徹,僅憑衛青一張嘴說一下,劉徹也會深信不疑。
“本官是廷尉,不是遞奏章的,你還是拿回去讓衛青自己呈給陛下。”張鷗面無表情的又將竹簡遞給了若瑤。
若瑤接過竹簡後淡淡的一笑道:“丞相乃百官之首,這麼多年根深蒂固,背後又是王太后,其實你沒必要致他於死地。”
面對若瑤的開啟天窗說亮話,張鷗乾脆也就直面問題:“不是本官要致他於死地,本官就一個小小的廷尉,也是奉命行事。”
果然是劉徹的意思,若瑤雖不知道劉徹這麼做的本意是什麼,但按照衛青的意思,他還是想再努力努力,噹噹聖母。
若瑤:“很簡單,改革不力奪職罷官,這才是正確處理方式。”
“這是衛青的意思?”張鷗生了個心眼。
若瑤笑笑道:“別問了,我知道你什麼意思,搞不好你會到陛下面前說衛青干涉廷尉府的事情。”說完,不削一笑繼續道:“這是本姑娘揣摩的。”
這招確實是衛青的意思,但若瑤也生了一個心眼,絕對不能留下衛青干涉朝政的把柄,所以自己就把這件事認了。
“行了,既然廷尉大人是詢案,衛青又是當事人,這說明,還是留下。”說完,若瑤又將竹簡放在桌案上:“不然我家將軍落個不配合的罪名就完了。”
若瑤走後,廷尉府的風波並沒有結束。
王太后得知廷尉正在暗查薛澤,當即就與劉徹拍桌子瞪眼睛,把張鷗夾在中間受氣,王太后更讓張鷗在後宮的樓閣外跪了一個時辰。
張鷗深感事情的棘手。
劉徹想換掉丞相,又不想與王太后及百官鬧翻,而張鷗真的感到了韓安國當初的為難,兩全其美的辦法看來只有若瑤今天說的辦法。
第二天,
張鷗就進宮請了旨意,並帶著旨意到了丞相府。
就這樣,漢朝的最後一個三公大佬薛澤被冠以有負聖恩,改革不力的罪名革職查辦了,並且取消了一切待遇,消失在了強漢洪流中。
按照現代話來說,就是開除公職,取消退休待遇,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薛澤善終了,但眼觀他是一個三公大臣,所以處置還是重了些。
若瑤也沒想到,歷史上沒有結局的丞相,居然是衛青救的。
從被衛青解救,到參加龍城之戰,再到回到長安,本以為會陷入王公貴族公子哥們你儂我儂的爭風吃醋中,卻沒想到看了一出活生生的改革大幕。
短短近一年的時間,若瑤經歷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