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峰見了張雷那風輕雲淡的樣子,心裡感到震驚,也有點不服氣,立即挺直了腰桿,但胸口馬上感覺發悶!眼前也是金星亂冒。
張雷在那裡和幾個酷愛體育的學生聊了會天,林曉峰藉機站在一旁猛喘了幾口氣,終於把氣喘勻。
過了好半天,林曉峰終於調整好狀態,立即提出要和張雷練練拳。
雖然林曉峰有種預感,自己走了王永俊和韓斌的老路,先比跑,再比拳,恐怕也得步他兩的後臣,但是現在這情況不比也不行了,自己可是林教頭!所以也只好硬著頭皮比下去。
見林曉峰不甘心,也要比拳張雷沒有說什麼,心道:“比就比吧!等會你哭的時候,再想辦法給你來個安慰獎!”
學生們又把場地讓了出來,只是這次場面並沒有亂,大家非常整齊的坐成了四隊。
場子開啟了,林曉峰並沒有用擒敵拳,而是拉了個洪拳的起手式,張雷見了,亮出了太祖長拳起手式!
洪拳是華夏最古老的拳術之一,屬於傳統拳法中的南拳,據說是清代南方民間秘密結社三合會(洪門)為了發展教意假託少林所傳習的一種拳術。
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明將鄭成功在臺灣創立“金臺山”反清復明組織,發展到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洪門創立。該組織以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的“洪”字立門,故稱洪門。推行與從事洪拳練習,以練習武藝為名,發展組織,宣傳反清復明思想,使洪拳為世人所知。
洪拳有大洪拳、小洪拳和老洪拳之分,素有“洪拳為諸藝之源”之說,著名的詠春拳其實就是從洪拳中的短橋窄馬中變革出來的拳法,講究短手近攻。
林曉峰拉的洪拳起手式是北方三晃膀大洪拳,又叫鐵線拳,據說是當年大俠鐵橋三所傳,屬短橋窄馬近身貼戰的武術。
張雷所用的太祖長拳,又名三十二勢長拳,有“百拳之母”的稱號,正是洪拳的老祖宗,但太祖長拳如其創始人趙匡胤一般拳法上講究厚仁待己!張雷之所以用這拳法也是點一下林曉峰,
讓他不要功利心太重!
其實林曉峰這人比較實在,並不是那種做事不擇手段的人,現在的情況也全是逼不得已,畢竟這次軍訓對於他來說意義太過重大,不得不施展出雷霆手段。
拳法切磋開始,林曉峰一出手就使出了鐵線十三式!都是貼身急進的快手招式。
雖然林曉峰拳術極快,雙拳舞動如風,但在張雷眼裡卻如同慢動作一般,剛才和韓斌比拳時
,讓張雷有種又回到部隊的錯覺
,心裡一時有點亂,現在張雷的心如同止水一般,築基境修士的實力完全發揮了出來,別說是林曉峰特種兵出身,就算他是武學宗師,在張雷的面前也走不了幾個來回!
現在最困擾張雷的問題是打他哪好呢!看樣子這林曉峰也不禁揍啊!像剛才那樣點他一下,似乎有點太戲耍人,要是一拳打過去,估計夠林曉峰喝一壺地!要是不打了!這麼多同學看著呢
!林曉峰可能更下不來臺!
就這樣,張雷一邊想著無解的問題,一邊帶著林曉峰走圈,無論林曉峰怎麼使出全力,愣是連張雷的衣服邊都碰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