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逐一親身體驗分析藥效得到的認識,遠不是書籍中幾行功效文字能夠媲美的。
一小塊白茯苓在關琅的咀嚼中攪碎,極其細微的苦澀味覺在口腔中蔓延開來。
藥汁混著唾沫順喉道而下,進入消化系統之中。
關琅閉著雙眼,心思如同沉入體內。
在精神高度集中之下,體內器官的景象愈發清晰,猶如達到了傳說之中的內視的效果。
白茯苓是一味藥性平和的藥材,因而在關琅的感知中,在藥液進入之後,體內幾乎沒有變化。
但最終他還是感受到了一陣細微的悸動,脾胃的部分割槽域傳來細不可察的蠕動,發出淡淡的溫熱。
絲絲縷縷的縹緲淺白氣在脾臟中氤氳而起。
此處的白氣不是現實中一般的霧氣,而是類似於內氣一般不可視的能量,他也是在極度薈萃的精神力狀態中才得以捕捉到。
在接下來的試藥過程中,這類氣息不斷頻繁出現。
數量程度不等,浮現的器官部位也各不相同。
但有一點類似,那就是往往是在藥材藥效主要作用的器官裡誕生。
可以推想是藥材作用於人體器官之中滋生的特殊能量,既非藥材之中儲蓄的,也不是單純人體之內蘊藏的。
如果硬要把這種能量進行大類區分,大致能分為白黑雙氣,黑白並非顏色,而是它給精神力帶來的感知。
一種溫和的陽氣,一種陰冷的陰氣。
而且兩者並非全然矛盾,而是互相共存。
一個上午的時間,關琅就處在不停地嘗試的過程中,有時幹嚼,有時煎熬成藥汁服用,也有碾碎成藥泥外敷。
搭配上對醫書的審視複習,原先一些看不大明白的知識逐漸融匯貫通。
在這種研究與琢磨之中,他對不同藥材的搭配,藥理之間的調和掌握能力是大大增強。
反應在技能面板上的結果最為直觀。
中醫2級(810)。
生生增長了四點的熟練度。
學習反饋直觀顯示的機制也讓關琅有些沉迷於實踐之中,直到設定的鬧鐘鈴聲響起。
他才從孜孜不倦的狀態中醒轉。
嚥了口唾沫,一陣極端苦澀的味覺在口腔之中迴盪。
拜變態的消化轉化能力所賜,藥材在體內分解速度奇快,不會留下藥毒沉積,但口腔中混雜的味覺卻沒有輕易散去。
刷了個牙後,藥苦才被牙膏的薄荷味替代。
關琅走出洗浴間,看向客廳角落玩著毛球的千秋,搖了搖頭。
這貓忒勢利了些,在煮藥之前,還以為他是準備做飯,黏在他身邊不肯離去,十足貼心小棉襖模樣。
但在藥味瀰漫開來後,卻瞬間撒腿跑得遠遠的,唯恐避之不及。
貓情冷暖,世態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