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逍認真的觀察著牆壁上的字跡,有時甚至是閉目體會其中的劍氣或者是劍意。
看以自己的悟效能不能參悟其中的一點韻味,說不定就以此悟到了劍意呢?
但過了半天什麼反應都沒有,這讓楊逍不由氣急。想來也是,楊過的資質和聰明程度,那是有目共睹的,他在這山洞之中呆了那麼長的時間,也沒有悟出點什麼來,自己只怕也沒那個福分。
見到這樣沒有效果,根本體會不到傳說中玄之又玄的劍意,楊逍睜開了眼,認真注視著牆上的這些字跡,看著每一筆每一畫。
同時腦海中暗自觀摩猜想,把這些筆畫都想象成劍法的一招一式,二者對比,不停思索。
當年石破天解開《太玄經》不就用的是這樣的方式嗎?
觀看了半響,依然是沒有什麼收穫,獨孤求敗留下的這幾行字,字裡行間倒是劍氣瀰漫,每招每式鋒力十足。
若是壞換了張翠山這樣精通書法之人來,說不定真的能悟出點什麼,甚至能演化出一路筆法。
但是楊逍參悟了半天,依然一無所得,這不由讓他灰心喪氣,看來自己也只有再去劍冢走一走,看一看能不能有什麼收穫,否則的話這一趟還真是白來了!!
楊逍失望的走出山洞,又信步朝洞後過去,一路走來,只見樹木蒼翠,紅花招搖,清風盈盈,呼吸兩回,直是溫溢心脾,暢舒無比。
一陣感慨之後,楊逍接著一路向前,直至走到了一座峭壁之前。
那峭壁便如一座極大的屏風,沖天而起,峭壁中部離地約二十餘丈處,生著一塊三四丈見方的大石,便似一個平臺,石邊隱隱刻得有字。
直起身軀上望,瞧清楚是“劍冢”兩個大字。
走近峭壁,見石壁草木不生,光禿禿的全無可容手足之處,當年楊過憑藉著上好的輕功也是這個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去了。
楊逍仔細瞧了一陣,就見峭壁上每隔數尺便生著一叢青苔,數十叢筆直排列而上,有幾處生的卻是短草。
楊逍心念一動,挺身躍起,爬到最低一叢青苔中看去,只見那裡果然是個小洞穴,應該是獨孤求敗當年以利器所挖鑿,年深日久,洞中積泥,因此生了青苔。
要不然獨孤求敗和楊過的輕功再高也不能爬上去,輕功再高不能飛。如果沒有借力的地方,想要上到那麼高的地方,簡直是痴人說夢。
楊逍縱身一躍,跳到石壁的小洞穴處,接著以小洞穴處為支撐點,縮回前身,再猛的一發力,跳到了另一個小洞穴旁。
然後楊逍故技重施,連跳幾次便登上了石臺。
在登石臺之時,楊逍看見了“劍冢”兩個大字之旁,果然有兩行字型較小的石刻:“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
嗚呼!群雄俯首,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站在此處看去,只見許多石塊堆著一個大墳。
這墳背向山谷,俯仰空闊,別說劍魔本人如何英雄,單是這座劍冢便已佔盡形勢,想見此人文武全才,抱負非常。
獨孤求敗真是個講究人啊!
給自己的劍弄個這麼高大上的墳墓,精挑細選了這樣的好位置,還起個“劍冢”的名字,真是逼格滿滿啊!
但是他自己死後,就隨便找個石頭一堆,看來果然是把劍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啊!
楊逍來到石臺上,將那些亂石清理一空,果然沒有發現自己想要的秘籍。
那只有一把木劍,而且年深日久,劍身劍柄均已腐朽,想來其餘東西應該都被楊過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