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娘子去了半日,回來的時候沒帶來符紙符灰的,倒是帶來了一粒丸藥。
秀才還有理智,問她藥哪來的。秀才娘子說,是道觀裡的人看她急的可憐給她的,說是專解小兒熱毒的藥。
夫妻倆半信半疑,後來還是把藥給小妹服了。
還別說,藥還真管用!服下藥去沒一個時辰,小妹的燒就退了,人也清醒了,說餓。
秀才娘子激動的跪下來衝著道觀的方向咚咚咚叩了三個頭,秋秋沒跟著叩頭,她一骨碌去了灶房盛了熱粥來餵給小妹喝。
這場病折騰得家裡人仰馬翻,本來說要去走舅舅家的也沒有去成,家裡過年的氣氛也折騰得蕩然無存了。
可是這些都不算什麼,只要人平安就好了。
過了正月十五,秀才娘子非要帶小妹去一趟道觀,讓小妹去給道觀裡的仙姑們磕頭道謝。
這回連秀才也沒有反對。
女兒畢竟是吃了人家的藥病才好的,就算他們家沒富到可以給觀裡捐梁、捐金身,多添香油錢,但是親自去謝一趟也是應該的。
秋秋就沒去,她留在家裡照顧弟弟。
秀才娘子一直到天黑才回來,臉上的神情很是奇怪,進了門之後一言不發,似乎有很重的心事。
秋秋覺得有點奇怪。
這是怎麼了?
是小妹的病沒好徹底嗎?還是道觀裡的人獅子大開口想讓他們家給天尊、菩薩重塑金身?
可是秋秋問她話,秀才娘子也不說,等秀才出門也回來了,秀才娘子才跟丈夫說了今天的事。
原來,道觀裡的人居然和秀才娘子說,小妹筋骨好,有慧根什麼的,想收小妹做弟子!
秀才也愣了,他第一反應是不同意。
開玩笑,誰家平白無故會送孩子去出家呢?那些去出家的,要麼是家裡太窮養不起,要麼是另有原因,比如孩子身體太病弱了沒辦法,才送去的,也是死馬當個活馬的醫的意思。小妹這又沒病沒痛了,他們家也不是養不起閨女,怎麼能送孩子到道觀裡去呢?
秀才娘子小聲說:“可是道觀裡頭……那些仙姑們不是一般人,都是有神通的。要是小妹也能修道修仙的……”
秀才乾脆的否決:“自來只聽聞修煉的,卻從沒有人見過修成的。你見過神仙嗎?你出去問問鎮上,有誰見過神仙嗎?”
這就是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意思了。
秋秋偷偷聽到了父母的對話,她也不贊成妹妹這麼小去出家。
她和秀才的觀點一樣。
天下想修道長生的人多了去了,可是真的沒見過誰修成功過。要說道家功法能延年益壽,秋秋信。說他們善心施藥,秋秋也信。可要說他們能立地成仙,這個秋秋真的沒見過,確實沒法兒相信。
秀才娘子也被丈夫勸服了。
其實她又何嘗捨得女兒呢?
可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竟然有個道姑找到他們家來了。
那道姑很年輕,而且生得很秀麗,面板白白的,笑容淡淡的,一身灰色道袍,頭上束著個道姑髻,看起來還真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
她是上門來勸說秀才夫妻,讓他們把女兒送到道觀為徒的。並且她說,這不是出家,孩子還是秀才家的孩子,做了道觀的徒弟也並不是就成了道姑,將來孩子大了,如果不想走這條路,還是可以回家來過普通人的生活的,嫁人生子也沒問題。
秀才不同意,可是道姑很有誠意,天天來,後來秋秋不知道這個道姑究竟用什麼理由說服了秀才和秀才娘子,他們居然真的同意把小妹送到山上的道觀去了。
秋秋十萬分不能理解!
為什麼啊?
一開始秀才的態度多堅定啊,怎麼現在就改了主意呢?那位道姑阿姨真有這麼強的口才嗎?
還是她擺出了什麼讓秀才夫妻不能拒絕的理由和條件呢?(未完待續。。
ps: 抱抱大家,在醫院碼字中。昨天哭過心情好多了,今天又有勇氣面對生活了。貓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