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也想給宋立鑫買好一點的衣服,可是沒錢。就這套衣服的錢,振華和宜蘭還得瞞著老爹,說是愛心人士的捐贈,否則老爹肯定有意見。
實際上小孩子長得快,每年都要換新衣服,也不用買太好。宋家財純粹是窮顯擺,越窮越顯擺!
春節前,振華還給宋家財爭取了三百塊的慰問款,是民政局發放的。
這兩年,宋仁貴一直在外打工,掙錢養活宋家財和宋立鑫。以前的宋仁貴也很懶,這幾年有了孫子,才鼓起幹勁。然而宋家財爛泥扶不上牆,他老叔掙的一點辛苦錢,根本就不夠他拜。
最要命的是,宋仁貴老了,打工越來越難,很多工地都不願意要他。
眨眼春節到來。
振華盤點了一下家裡的債務,還欠著三千多。九三年到九五年,兩年的辛苦,給齊磊填窟窿還不夠!
陳道剛有手藝,幹活紮實,翻身倒是很快的,在年底還清了替齊磊擔保的所有款項。
而莊小蝶的債務,還是那麼多。
一年的種地收入,除了家庭開支之外,所剩無幾。齊貴也在外面打工做木匠,但是學徒工的工資也很可憐,對於龐大的家庭債務來說,杯水車薪。
齊磊的那些債主們,也知道莊小蝶還不起,年底的時候,象徵性地過來問一聲,便不再催債了。
臘月二十六的上午,振華還帶著齊貴和莊小蝶,帶著一些花生山芋扁豆乾,去看望施主任,順便表示歉意,因為齊磊的錢,依舊是還不上。施主任也只能苦笑,揮揮手,將振華打發走。
九六年正式到來。
春節過後,宋仁貴來找振華,說道:“振華,你有沒有路子,介紹我出去打工?最好是看大門的活,每個月給我兩三百就行,我也能補貼補貼家財……”
振華苦笑搖頭:“宋三伯,我也沒什麼好路子,假如以後聽到什麼地方要人,再告訴你。”
宋仁貴搓著手,嘆息:“不打工,在家裡沒錢花呀。”
振華想了想,說道:“其實你留在家裡,帶著家財種田,收入也跟打工差不多。就是家財太懶了,你還得說說他。否則,你打工的錢,還不夠他花的。”
這兩年糧食價格不錯,種地加上發展副業,養活一家人肯定沒問題。宋仁貴這把年紀出門打工,工資也很少,還不如在家裡種地!
宋仁貴唉聲嘆氣:“種田沒有耕牛,怎麼種田?”
“村裡拖拉機很多,花錢找別人耕地吧。”振華說道。
“也只能這樣了。”宋仁貴嘆息著走了。
春天裡是很閒的。
村務上沒有多少工作,振華和老爹都在家裡閒著。
宜蘭建議振華買一個電瓶,用來捕捉泥鰍黃鱔,每天晚上也能掙個三五十塊。如果願意吃苦,甚至可以掙到七八十塊。
振華聽從建議,花了一千塊,置辦了全部的電魚裝置,每天晚上出去溜達溜達。
那年頭對於電瓶捕魚的管理,還沒有開始,鄉下都是電瓶。鄉下的電瓶捕魚,從正月過後,可以一直進行到立秋前。一些沒手藝的青壯年,往往以此為職業。
一開始,振華操作不熟練,也格外費力。一個星期下來,漸漸地掌握了技巧,每天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