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47 歸宗

應慶四年的新春才開朝,就發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弄的柳家灰頭土臉的柳首輔拋妻棄子事件,一下子有了新的發展——柳家恭請了榮親王和其他許多勳貴,大開宗祠,認回了他流落在外的嫡長孫,柳慎之。

“當年老夫高中,幾次派人回老家尋找老妻未果,只聽人說老妻久等不耐帶著孩子上京,卻始終再無音訊。老夫便以為老妻幼兒已經遭遇不測,這才無奈娶妻……”

說道此處,柳老爺子也是哽咽莫名:“去年有人找上門來,老夫本來十分開懷,哪知……”

哪知那人來意不善。

柳老爺子頓了頓,又道:“即便如此,總是老夫虧欠老妻良多,本欲好好補償,便又發生後來慘事。事後,老夫總覺得事有蹊蹺,便著人暗暗查訪,總算是讓老夫找到了真正的孫兒!天不虧我,找到慎之實乃萬幸之事!想來年前那場鬧事,便只當是老夫行為不慎,上蒼罰我罷了!”

言至於此,柳老爺子老淚縱橫,顯然是心情激盪難以自已。

這一番話,說真似真,說假類假。信或者不信,不過是憑態度而已。

柳老爺子說罷,柳慎之及其母親在祠堂跪定,也做了一番解釋,大約是偶然聽說了年前柳家之事,思來想去,彷彿覺得同自己的身世類似,便攜帶母親上京尋親之類的話。

又說:“……從前老宅有一鄰居,曾受祖母臨終相托。熟知內情。祖母走後,偶爾收拾遺物,便發覺祖母所留遺物如婚書之類皆消失不見。幸得當年祖父同祖母成親之時,有一對銀戒為證。而祖母早將銀戒早在父母成親之時,傳至母親手上,這才保留下來,以為憑證。”

柳老爺子便取了一個用錦盒盛放的銀戒,柳母也將手上銀戒褪下,放在一起。呈給眾人觀看。

戒指樣式簡單,上刻有簡單紋路,一看就是有年頭的舊物。只是一個放在綢布之上許久不戴,顯得色澤黯啞,而一個則被人長期戴在手上,稍顯光亮一些。紋路磨平了些而已。

“血脈相連,自有一番奇妙。老夫一見慎之,便已能夠認定他就是我的孫兒!”柳老爺子心情十分激動,悲痛地道:“只恨老夫為何聽信了傳言,早年沒能堅持尋找,這才愧對妻兒子孫!”

柳母眼中亦是泛淚。

柳慎之雖然斌給哭。但面色也是沉痛黯然,顯然心情十分複雜難言。

“開祠堂——”

柳家一排排黑漆牌位出現在眾人面前。

待柳老爺子拈香朝點燃。撫摸牌位十分動容之時,眾人這才發現,那個牌位赫然書寫著“柳門趙氏”,而那擺放的位置,正是柳老爺子的嫡妻之位。其後才是其現在妻子丁氏。

從原配突然到繼室,眾人不禁看向柳府現任老太太丁氏,卻見她面容沉靜從容。並沒有任何多餘的表情。

眾人心中難免嘆息。

在眾人的見證之下,柳老爺子神色肅然一筆一劃鄭重地在族譜上填上柳慎之父親的名字以及柳母的名字。而後再是柳慎之的大名。完成之後,展示給在場眾人觀看。

柳老爺子的字跡蒼勁、堅定而有力。

韓母淚流滿面。

——至此,無論外人信或者不信,柳慎之已經成為柳家名正言順的嫡孫。

再然後,柳慎之上前向柳家列祖列宗上香祭祀。

“恭喜柳老找回愛孫!”儀式完成之後,榮親王拱手道。

“都是上天保佑!”柳老十分高興,同榮親王攜手從祠堂中大步走出,春風滿面。

次日,朝堂之上便有人上書彈劾朝堂幾名官員造假誣陷柳老爺子一事,你來我往,數場口水戰之後,幾名御史前後被罷官,而禮部尚書不知為何被牽涉其中,稀裡糊塗就被貶到地方擔任學政,教書育人,發展教育去了。

柳老爺子並未趁機起復。

但其兩個兒子和之前忠心耿耿的手下,卻有不少悄然挪了位置。

而其中品階最高,一部之首的禮部尚書,經過一番推選,自然落在了從江南守完孝期回京的前禮部侍郎林世卿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