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章 心有猛虎

“智慧手機?”

倪光北和郭偉面面相覷,不知道顧松為什麼把智慧手機提到這麼高的高度,把它稱作新盤算裝置。

聽起來,顧松是把它和電腦相提並論的。

本質上,智慧手機的概念這個時候已經湧現的。

在早年的時候,相對於粗笨的電腦,掌上電腦這種產品也順勢而生。說穿了,掌上電腦也叫,是從手持盤算器發展而來,包含任天堂的b,都可以划進掌上電腦的領域。像傲龍科技生產的電子詞典,也屬於一種掌上電腦。

只不過,掌上電腦一直沒有電話和簡訊的功效。直到1993年,還是b第一次推出了一款名為的智慧手機。它的定義就是既有手機的基礎通訊功效,又有基於盤算核心的作業系統,可以安裝第三方軟體實現更豐富的功效,比如遊戲,比如音樂,比如瀏覽。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款智慧手機才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夠觸控操作的智慧手機。

當然,現在這個時間點,更加具有歷史意義的智慧手機,還是塞班系統。

藉助諾基亞的崛起,搭載塞班系統的諾基亞手機暢銷全球。當年的顧松,就曾在手機之家這樣的論壇上找資源,下載電子書,換桌布。

當然,此刻的智慧手機,還遠沒有浮現出後來的威力。行動通訊網路還不能供給足夠的網路籠罩和網速,手機和儲存的效能也無法支撐更高強度的軟體。智慧手機作為新的盤算裝置奠定歷史地位,還需要整合了新一代觸控技巧和各種感測裝置的在2008年橫空降生。

看倪光北和郭偉兩人一臉的疑問,顧松認真地說道:“英特爾和微軟已經完成了對電腦的封閉,在這個領域往逝世衝,我感到已經沒有機會了。但智慧手機,我認為現在還有機會。”

倪光北看他不像是胡說,也認真地說:“請講!”

顧松點點頭說:“根據摩爾定律,積體電路的發展很快就會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假如有一枚足夠小巧的晶片可以安裝在手機裡,而且這枚晶片是已經能夠達到現在奔跑三甚至未來奔跑四的處理效能,那麼,能夠隨時移動的手機,就有了廣闊的遠景。”

“可是,”郭偉猜忌道,“便攜盤算裝置,不是已經有了筆記本嗎?”

“這不一樣。科技是要為人供給方便性。假如手機的處理能力不比現在的臺式電腦差,甚至於,由於技巧的不斷進步,各種各樣的感測元器件,比如說感光鏡頭,都能整合得手機裡。郭哥,假如有這樣的一部手機,除了打電話發簡訊,拍照、聽歌、看電影、玩遊戲、社交、瀏覽等等各種各樣的娛樂功效都不缺,而且是隨時隨地,從口袋裡取出來就能用。你感到,這樣一款產品意味著什麼?”

一番話,在讓倪光北和郭偉震動的同時,也讓他們進進到了顧松的思路,開端思考下往。

兩人都是懂技巧的人,顧松說的東西,確實是沿著現在的技巧路線發展下往,早晚會湧現的局面。

晶片在越來越小型化甚至微型化的同時,處理能力越來越強。

數碼相機已經湧現了,感光元器件也確實在不斷小型化。

通訊網路基礎在不斷改良,假如是行動網路的話,現在第二代的和網路已經開端展設,3網路的協議標準也已經開端進進到研發制定階段。

假如顧松所指的智慧手機是這樣的一款產品,那它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何況,現在手機也已經逐步成為必須品了,未來的趣事也必定是人手一臺。到時候更新換代升級成智慧手機……

顧松持續說:“更重要的是,手機晶片領域,現在全球並沒有形成像英特爾一樣的壟斷巨頭。我想做的,就是從架構層面出發,瞄準3年後、5年後的智慧手機時代,做手機晶片,移動作業系統。”

見兩個人在認真聽著,顧松將話題進一步展開:“只要肯投進,在技巧方面早晚能夠獲得突破。更艱苦的一點,在於怎麼進步市場佔領率。郭哥,所以我要做周遊者這個數碼產品品牌,我從盤開端積累儲存把持方面的技巧,下一步我要做3積累解碼技巧,後面我還會做數碼相機積累光電感測器和相機晶片方面的技巧。在這個過程裡,我的產品有市場銷路,我的團隊可以完成技巧積累。當機會成熟的時候,我可以第一時間推出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智慧手機。”

顧松以確定的語氣說道:“假如我的智慧手機像現在的諾基亞一樣,終極暢銷全球,那麼,我的移動晶片就是全球的標準,我的移動作業系統就是全球的標準。到那個時候,我會開端追上巨頭的佈局,往考慮怎麼研發下一代的盤算機,用全新的、更有效率的架構,再往淘汰現在的馮諾依曼機,淘汰英特爾的86架構。”

倪光北震動莫名。

他本認為這頂多是個志向遠大的少年,也抱有一腔愛國情懷在肆意展看,所以才喊出要做晶片造飛船的大話。

但他沒想到,顧松的思路如此清楚,目標如此真實。他講的內容,在技巧上可行,在思路上嚴謹,而且他想得比自己都要狂放。

他想淘汰馮諾依曼機?那他是要做什麼?量子盤算機?

倪光北不信任地問:“你說你讀的文科?”

顧松聞言楞了一下,喝了口茶不好意思地笑道:“確實是讀的文科,這些都是業餘愛好,業餘愛好……”

郭偉翻了翻白眼,信你個鬼,業餘愛好。他嘆著氣說:“怪不得你說要做手機。”

是啊,智慧手機的時代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