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6章 就愛看人往坑裡跳

李鎔和岡村正的商討,其實註定意義不大。

因為資訊是不對稱的,他們都不知道顧松準備怎麼做。

而且,他們都避開了22奈米制程這個最敏感的話題。

22奈米制程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呢?太寬泛了。

但他們都很清楚,對這個東西虎視眈眈的,是英特爾,是歐美的頂級財團。

真的是腥風血雨啊。

他們正不知道怎麼把話說破,儘可能地達成一些一致,簡玉書的電話先後打了過來。

岡村正和李鎔面面相覷:“這是約我們一起當面聊?”

“那麼晚上直言相問吧。關於合作的方式,燧石集團應該已經定下方案了。”

……

結果顧松出現的時候,帶著個頭盔的樣子,就讓整個場面很古怪了。

李鎔和顧松是第一次見面,一邊握手一邊說:“顧松先生,風采果然非同一般。”

顧松聽不懂,聽完翻譯,才笑著說:“沒辦法,家小業小,只能靠這種方式博一點眼球。”

李鎔聽完翻譯,心裡呵呵。

現在還有比你更拉風的嗎?

一群人都坐下了,顧松才說:“大家都是黃面板,千年前是一家。我就直說了,授權給東芝的那一套架構,可以轉讓。DDR4和22奈米制程工藝的專利,不轉讓,全部開放授權,價格一致,大家一起競爭。智慧手機指令集和晶片微架構,也採取開放授權的方式,我收點費用。”

李鎔有點不甘心:“在智慧手機這一塊,漫遊者為什麼不採取ARM的模式,只專注於專利授權呢?如果漫遊者既收專利費用,還直接進入產品競爭領域,我們的成本更高,又何必採用燧石集團的晶片呢?”

“這個當然不強求。你們也可以繼續用ARM的授權。當然最終,還是看效能比較了。”

李鎔覺得有點蛋疼,他忍不住問:“ISSCC上,顧總裁展示出來的指令集和晶片效能,真的能夠達到嗎?”

顧松笑道:“22奈米制程的工藝,燧石集團都突破了,為什麼李副會長還擔憂這一點呢?”

這話說得就令人苦澀了。

效能比不過,就只能忍耐成本劣勢了?

岡村正更關心的是3D快閃記憶體,他問道:“東芝獲得授權的這一套3D快閃記憶體架構,永久轉讓的話,燧石集團對價格的期望是怎麼樣的呢?”

顧松看了看樸總裁,笑著說:“在舊金山,我曾經對樸總裁說過。這一次梨湖大會上,我會舉辦一個專場拍賣,只接受現金的出價。大家可能也關注到了,我已經成立了一家航天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

“東芝沒有優先權嗎?”

“這個只能公平競爭了。當然,東芝在那一套架構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專利池。我想,其他出價方也會考慮到這方面與東芝的談判的。”

岡村正吃著美味的飯菜味同嚼蠟,受制於人的滋味真是苦澀。

在這個問題上,李鎔反而更希望如此。看來這次顧松對樸總裁說的話,總算是靠譜的。

三星作為最先知道這個訊息的,3個月來已經做足了準備。

相反,可能東芝只在前不久燧石集團的釋出會上,才知道顧松的大致意向。

現在,三星至少在這一點上是有利的。

李鎔問起自己很關心的一點:“在後續的技術合作上,燧石科技有意向和三星的研發機構一起,共同推進新一代工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