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群回來的第三天。
他的室友們,又從他身上發現了更大的變化。
那就是他的神情深沉憂鬱了。
老是一個人手拿報紙,獨自坐在操場邊或校園椅子上發呆。
而且他抽菸變得格外兇了,成了“大煙囪”。
什麼時候見他差不多都是噴雲吐霧的狀態。
這一天下來,估計兩盒可能都打不住。
偏偏大家問他是不是有什麼事,他還守口如瓶。
始終強裝笑顏的堅稱自己很好,一切都很好。
表達出一種很客氣的,卻又拒絕關心的疏離。
當然,這種表現其實很好解釋。
不過是卓群因為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倍感寂寞和孤獨的本能反應罷了。
要知道,他根本沒有辦法把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和所知的未來對旁人講出來。
因為無論誰聽到都不會相信他。
恐怕不是會當成超級笑話,就是會認為他腦子壞掉了。
可反過來,他透過報紙對當下了解越多,對自己的處境認識的越清晰。
感受到的心理壓力也就越大。
別忘了,在某種意義上,他畢竟活過一次了。
現在就像一部在重放的電影。
只是別看他又重新回到了生命裡的這個時間段。
似乎一切情景也都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
包括進入“民大”,和許雲濤、顧維嘉、喬健、何旭、李凱成為室友,重新修讀二十年前的課程。
但他自宿舍床上醒來之後起,一切就已經微妙的偏離了原先的執行軌跡。
比如說,他還記得大一有個上公共課的女老師比較變態。
那個老師通常是剛一打鈴就開始發紙測驗。
一方面可以起到點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鞏固了上一堂課的知識。
但她最陰險的地方,就在於她發給遲到的同學的紙張,是去掉一個小角的。
按學校規定三堂課遲到算一次曠課。
曾經的歷史中,402宿舍有一半人因為這個特別的小記號,去過教務處。
而這次,卻因為有了他的提醒,所有人都輕而易舉的避免了踩雷。
再比如說,過去的他是衣著整潔、性情開朗、孜孜好學的人。
很容易就獲得了大部分老師、同學的好感,還差點當了學生會的幹部。
可現在他邋遢的形象,陰鬱怪異的舉止言行,卻不受人所喜。
專業課上,他竟然被原本應該待他很友好的一個老師刻意提問過幾次。
這種情況就是原本的歷史不存在的。
儘管從長期來說,前世今生這樣的小小不同,可能不會對他的未來造成什麼特別深遠的影響。
可畢竟還是有些不同了,不是還有“蝴蝶效應”這個詞兒嗎?
天知道這些影響一旦積少成多,會不會造成什麼可怕的後果?
當然,時間悖論的問題他倒不用特別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