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危機就這樣被龍小沫給化解了。李世民接著說道:“啟稟父皇,今日兒臣進諫,就是為了冊封袁天罡真人為國師一事。如今,天下漸漸一通,為了讓皇家聲威光布民間,兒臣建議設立國師一職務,管理天下道觀廟宇,接洽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教派。”
太子在一邊也說道:“秦王此言大善,兒臣也同意。”
李淵說道:“你們兩個意見統一,這倒是 一件新鮮事。世民,這件事既然是你提出來的,那你給朕先說個人選出來。”
李世民說道:“樓觀派掌門袁天罡真人那是天下玄門正宗,是道家執牛耳者。也是我李家的老祖李耳的傳人,所以我覺得讓袁天罡真人擔此重任乃是上善之舉。”
太子李建成在一邊說道:“此舉萬萬不可,父皇,兒臣還有其他的人選。”
李淵說道:“哦,你還有比袁天罡真人更合適的人選嗎?你倒是說說看。”
太子說道:“父皇,我李唐設立國師一職就是為了廣佈大唐聲威。而如今,我大唐京師長安位於關中地區,能夠很好的震懾北方地區,但是對江南地區管控能力較少。儘管我們目前給江南各道已經派去了官員。五胡亂華日久,南方各道叛亂思想嚴重,所以我建議應當從南方道門正宗中選派出一個高人,所以我推薦茅山宗的凌月子道長作為國師,肯定父皇恩准。”
李建成的這一番話似乎說的有理有據有節,李世民一時之間竟然也提不出反駁的意見。
李淵這個時候就把眉頭給皺了下來,深深地思索著說道:“你們兩個說得都有道理。袁天罡在道門德高望重,而樓觀派又是老祖李耳撰寫道德經和羽化昇仙的地方。在這兩年南征北討的過程中,袁天罡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南方未靖,選一個南方道門的人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龍小沫突然又插嘴道:“陛下,有件事情也許你不知道,茅山宗的凌月子道長乃是異類修行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住嘴。”一直都在默不作聲的齊王李元吉突然就說話了,雖然李元吉和龍小沫並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知道龍小沫和李世民走的比較近,所以在心裡早就已經默默地把龍小沫給恨上了。
李元吉說道:“龍小沫,這裡是朝堂,你以為是長安街頭嗎?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對政務指手畫腳。”
“哎。”李淵把李元吉給制止了,說道:“龍小沫曾經多次救過我的性命,在洛陽、揚州、洺水都曾經屢建奇功,是咱們自己人。元吉你不要再說這些傷感情的話了。”
“是。”李元吉拱手朝著李淵施禮,但是都不用眼角看一眼龍小沫,顯然心裡仍然是耿耿於懷。他接著說道:“父皇,既然大哥和二哥各執一詞,我也覺得他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不如我們設立一正一副兩個國師,袁天罡真人為國效力較早
,可以封為大國師,而凌月子真人歸化較晚,不如就封個二國師,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嗯。”李淵眼睛一亮,說道:“嗯,這一次是元吉說得對,也考慮得比較全面。建成、世民,你們是親兄弟,不要一見面就像兩隻公雞一樣互相掐架,要精誠合作才是。這一次,是元吉的境界更高一點。”
“父皇謬讚了。”李元吉把腰弓得像蝦米一樣,但是臉上都是難以掩飾的得意。
李淵回頭對著侍者說道:“著禮部擬個摺子,分別禮聘袁天罡真人和凌月子真人作為我大唐的大國師和二國師。”
“喏。”侍者轉身而去。李建成和李世民只得恭維李淵偉大英明。而國師設立一事也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當晚,李世民在秦王府設宴,為袁天罡慶賀,秦王府眾將和弘文館的謀士也都參加了,一時之間,秦王府自然是熱鬧非凡。
龍小沫作為秦王府的當紅炸子雞被安排到了袁天罡的旁邊。袁天罡因為道門的規矩是不能飲酒的,所以每次有人跑到袁天罡旁邊來敬酒的時候,袁天罡拼命推辭一番,最後都由龍小沫給代喝了。
龍小沫最近一段時間靈力不斷提升,酒量也跟著水漲船高,袁天罡不喝的酒全都被龍小沫給代勞了。秦王府的酒可是御酒,龍小沫連吃帶喝,那叫一個爽。
龍小沫正在喝著,突然旁邊的侍者傳過來一個紙條,上面跟娟秀地寫著幾個字:“少喝點酒,小心一會不行了。”然後在這個紙條的旁邊清晰地印著一個唇印。這個作風,莫不是琅琊那個騷狐狸來了?“小心一會不行了。”這話也說得太曖昧了吧。
龍小沫抬頭問侍者:“人呢?”
侍者用手指指了指牆角的位置,龍小沫看到一襲白衣在牆角突然就隱沒了。
龍小沫心說:“切,這個小娘皮,想我了就說想我了,偏偏還要裝腔作勢一番。”這貨藉著幾分酒勁就從座位上起來了。
程咬金這會正端著酒碗走了過來,說道:“小沫,哥哥找你喝酒呢,你往哪去。”
龍小沫說道:“切,早不來晚不來,偏偏人家正要噓噓的時候你就要跑來喝酒,來喝了,好讓我趕緊走個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