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黃昏時分,家家都開始燻煙驅蟲,城中處處瀰漫著淡青的煙氣。這味道並不難聞,也不嗆人。進京的時候天氣還冷,現在卻已經是盛夏了。
因為宅子靠水,遠遠近近蛙鳴響成一片。
阿青把最後一道湯端進來放在桌上,吳嬸心疼的說:“快坐下吧,讓你別進灶房你偏不聽,這麼熱的天,灶房裡跟火洞一樣,看看你這一頭的汗。”
阿青笑著說:“人總閒著才會懶出病來呢,我倒覺得出了汗,身上都輕鬆了。”
到了夏天人的精神都不太好,越是躲在屋裡不動,人越是感覺懶怠。反倒是在灶房裡痛痛快快出了一身汗,人倒是精神了。阿青心說,千百年後人們還專門弄個汗蒸桑拿專案來出汗排毒呢,擱她這兒省了錢了,做飯蒸汗一舉兩得。
這會兒還沒有蓮蓬,但是有荷葉了,這道湯就是荷葉湯,小山領著他的兩員大將揚威和振武總泡在家後面的河裡,要麼說在摸魚蝦,要麼說是在練水性,甚至就是天熱了不耐煩在屋裡待著,想玩水。
吳嬸一開始還攔著,怕出什麼意外,倒是吳叔說:“就讓他鬆快鬆快去吧,後頭河不深,離家又近,出不了事。他以前爬山下河的野慣了,一下子關進籠子憋得慌。”
“那也不能……”吳嬸不習慣與丈夫爭吵,再說,兒子憋悶她也知道。
“放心吧,也就這兩個月的功夫了,我的差事一落定,也得給他上籠頭。”
吳嬸躊躇半晌,終於點了頭。
小山他們在河裡還真抓著魚了,雖然魚不大,阿青做了一次魚片,一次紅燒。後幾日又逮著了蝦,不過蝦只有那麼寥寥幾隻,要是一人一隻只怕都不夠分,阿青乾脆剝了蝦殼做了蝦仁蒸蛋,藉著那股鮮,蒸蛋裡頭不用加其他什麼佐料,蒸好後灑一把嫩嫩的小蔥花,端上桌之後這菜最受歡迎,一人一勺下去,這盤子蒸蛋就差不多給舀空了。
冬瓜湯清淡解暑,阿青特意少放鹽,不會喝了湯反倒更口渴。阿青給吳嬸舀了一碗湯這才坐下,吳嬸接過湯碗先放在一旁不忙喝,摸出帕子給阿青擦汗。
“早上孫夫人送了信來,約咱們明天去進香,你回來好好收拾收拾,一早就得走,不然怕天黑前回不來呢。”
阿青十分好奇:“去哪裡?”
“去城外,萬佛寺。”
大妞忙問:“我也去嗎?”
吳嬸笑著說:“咱們娘仨都去,留他們爺幾個看家。”
阿青從進了京,還沒有出過門,更不要說出城了。吳嬸這麼一說,不但大妞興奮雀躍,阿青也是十分期待。
第二天一早她們就早早起身,母女三人,帶著兩個丫鬟,坐了兩輛車,和孫夫人母女三人會合之後,一同出城上山進香。孫穎穩重,孫佩卻沒耐性,瞅著中途停車歇息的空兒,就跑到阿青的車上來了。
“吳姐姐,你這幾天怎麼沒去我們家?”
阿青笑著說:“也就幾天沒去啊,女兒節的時候不是還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