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在家的日子居然就只剩了那麼短短的幾天了,阿青和大妞別的事都顧不上,開始一心一意的為他的出門做準備。衣裳吳嬸預備了,還讓張伯給配了一些成藥的藥丸子,這樣在山上有點小小的頭疼腦熱,不方便請郎中的時候,可以靠這個對付過去。阿青和大妞只能收拾一些零碎東西了,比如在這幾天裡趕著做鞋做襪子。
以前聽吳叔提起,山上的生活清苦,就算在家裡是嬌貴的大少爺,到了山上一應事情還是得自己動手。
阿青倒不擔心小山會嬌氣的適應不了山上的生活。他本來就是山裡長大的,說不定能離開京城去山上學藝反而稱了他的心意。可是山上不會有人幫他做針線活兒了,他再勾破衣裳,誰幫他縫?他再踢破了鞋襪,誰給他補?
不可能在一時半會兒裡教會小山自己縫補,那就只能多替他預備幾雙鞋襪了。
幸好現在家裡人多,唐媽媽和趙媽媽都老實肯幹,桃枝桃花她們的針線活兒做的也好。當時孫家把她們送來的時候就說過,桃花的針線做的不錯,現在一看果然不錯。大家都做了半上午,手慢的做一雙襪子,手快的做了兩雙。桃花不但做了兩雙,襪口居然還繡了一道細細的花邊兒!
雖然是最簡單的萬字如意花,但是這足以讓一屋人都讚不絕口了。
手藝這種東西實打實的。好就是好,不好的話,吹得再好也沒用。一做就會漏餡兒了。
桃花捋了一下鬢邊的頭髮,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臉紅撲撲的,看起來真象桃花兒的顏色了。
手藝被肯定,她也很高興。
一直以來她都知道自己的相貌在很多時候不但不是一種助力,甚至還是一種妨礙。所以她比別人更賣力的練手藝,想向人證明她能靠著真本事掙飯吃。而不是靠著長相。
到了吳家之後,她也只跟著阿青和大妞。輕易不往爺們兒跟前湊,她想,俗話都說日久見人心,她是不是個本分人。別人總會知道的。
小山從外面回來,院子裡空蕩蕩的,喊了兩聲不見人,還是大妞撩起門簾應了一聲:“我們在這屋呢。”
“姐,你們幹什麼呢?都擠這兒不悶啊。”
“給你做點兒東西。”阿青招手叫他過來,給他擦擦頭上的汗,桃葉把茶端過來,小山接過杯子一仰而盡,又要了一杯。
阿青微笑著說:“下次他再來。給他用大杯子倒水,省得你費事要再倒一回。”
桃葉也笑著應了。
阿青和小山坐在窗邊兒的竹榻上,阿青輕聲問他:“你是不是也知道了?”
姐弟倆關係一向好。阿青沒頭沒尾的這麼一問,小山也知道她問的是什麼:“爹和我說了。”
阿青本來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可是看著小山,又都說不出來了。
這半年來事情太多,她有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弟弟。小山就在她沒注意的時候迅速的成長起來,個子竄高了那麼多。肩膀也變寬了,甚至連下巴上都開始冒出一點兒小鬍子來了。
說是鬍子還不恰當。看起來就象粗點兒長點兒汗毛……
不過兒子象老子,吳叔那可是一臉的大鬍子啊,小山這將來——
一想到曾經嫩生生的弟弟也會頂著一臉大鬍子粗聲粗氣,阿青覺得,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不過這麼一來,倒是把離愁別緒沖淡了許多。
“姐,你們這是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