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的時候,有另一撥從京城來的人到了七家鎮,他們行李裡帶著兵刃,踩過點之後,還買了火油火種,十五那一天幾個人白天都沒出屋子,酉時末的時候他們離了客棧。”
這句話讓阿青半天沒回過神來。
“正月十五……上元節那天?”
那天並沒有出什麼意外,她還和大妞、小山一起去看花燈趕會呢,家裡也一如往常……
既有兵器,又有火油火種,這是預備殺人放火啊。
“那些人……”
“那些人被拿下之後,沒幾下就全招了。”他說:“先前我以為是衝著我來的,可沒想到並不是。”
不是?
阿青也已經在心裡頭給這件事下了定論了,他們家一直太太平平安安穩穩的,可是一救了這人,竟然有殺身之禍找上門來。不是衝著他,還能是為什麼?
“差遣他們的人姓於。”
於?
姓於?
“那……”
“姑娘,姑娘?”
阿青連忙遠遠應了一聲:“什麼事?”
桃枝聽見聲音,朝著這邊過來:“夫人讓我出來尋姑娘呢。”
阿青應了一聲:“知道了,這就過去。”
偏偏這麼不巧。
她的心撲通撲通的跳的的那麼快,但這與男女之情無關。
在他們一家完全不知情的時候,竟然已經遇到了一次生死危機。那些人有備而來,而他們呢?他們一家正樂呵呵的吃湯圓,做了燈籠,她甚至和大妞一起無憂無慮的在街市上看焰火賞花燈……
桃枝提著一盞燈籠快速走近,一直看到阿青才放慢腳步。阿青披著一件長長的斗篷,手裡拿著一本書站在那兒。縱然桃枝已經在吳家服侍了不短日子,這位姑娘也是天天能見著的,眼前這情景依然讓她不自覺的放慢了腳步,聲音也低了許多:“姑娘。”
阿青低頭看看手裡的書。
那人走就走吧,臨走還不忘把書塞給她。
但是說實話,現在她拿著這本書,和那天第一次看到書的時候,心情完全不一樣了。
她現在的心情完全不在這件事情上頭。
她在腦海中快速回想從去年冬天到現在發生的一切。
吳叔和吳嬸為上京之行計劃了很久。阿青回想他們第一次提到回京是什麼時候——那真是很久了,起碼有兩三年時間,吳叔和吳嬸晚上會商量這件事,吳叔和張伯兩人喝酒的時候也說起過,阿青在給他們端菜和倒酒的時候聽到過。
他們上京是為了她,至少一多半是為了她的緣故。
在去年冬天之前,吳叔已經單獨去過一次京城,那一次他回來的很快。第二次他才和吳嬸一起上京。
這位於夫人是吳嬸過去的熟人,吳嬸對於她寄予了很大希望,一家人甚至因此千里輾轉來到京城。
但是到了京城之後,他們捱了當頭一棒。如果於夫人是後悔了,不想與他們,不想與麻煩扯上關係,這個吳嬸和吳叔都有心理準備。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於夫人竟然暴病而亡。
阿青對這其中的內情不太瞭解,但是她記得這個姓氏。
那個於夫人,吳嬸提起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