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青事先想的情況沒有出現,李思敏看起來就是想單純的請她們來高興一天,中午大家就吃的莊子上的鄉野風味。這個孫穎和孫佩覺得新鮮,對阿青來說感覺是懷念。
從進了京,她也有好久沒吃過野菜啦。
這野菜當然也不是鮮的,現在天寒地凍的,除了蘿蔔白菜,其他都是乾菜醃菜。這乾菜、幹蘑菇燉野雞,還有熱熱的燒的狍子肉,都是阿青在老家的時候才吃得到的東西,到了京城就再也沒見過了。另外還有一道魚,非常的鮮嫩。其他就是幾樣小菜了。
這樣簡單一道宴非但沒讓客人覺得被輕慢了,反而大家都挺滿意。要是真擺上八涼八熱的來,那才沒意思呢。這菜顯得就家常,貼心,大家吃的也香。真擺滿一桌子,反而動不了幾筷子。
“對了,莊子上還有酒,也是自釀的。”李思敏說著就要讓人去燙酒,指著那狍子肉說:“吃這個得有酒。”
孫穎連忙勸:“酒就算了。”
孫家規矩大,孫穎帶著妹子出來,不能兩個人都喝得臉紅紅的回家去。
“好吧,”李思敏還是不太甘心:“那咱們總得喝點兒什麼,要不多沒趣兒。”
最後上的熱燙燙的胭脂露,這個又叫女兒酒,甜絲絲的,但其實並不是一種酒,喝起來口感很醇厚。看到最後上的是這個,孫穎也鬆了口氣。
於是四個姑娘就把這個當成酒一樣開始碰杯小酌了。還別說,其實喝酒這個東西,其實就是喝個氣氛。高興的時候,哪怕喝的是白水也覺得有滋有味兒。不高興的時候,喝再好的酒到嘴裡只怕也能喝出酸味苦味來。
反正今天這飯吃的很合口,酒也喝的很盡興。屋裡頭熱,大家的臉都紅通通的,看起來真象喝多了酒一樣。阿青除了覺得身上發燙,臉發熱,還覺得頭有點暈暈的——
不過她知道這肯定不是因為喝了什麼,而是因為屋裡關著門閉著窗,溫度又比外面高,憋的。
“開窗子透透氣吧。”
李思敏用手背貼在臉頰上,臉兒紅通通的,笑眯眯的說:“是熱,我都忘了這事兒了。”
伺候的人怕開了窗她們吹冷風,只讓開了條縫,過了一會兒果然覺得精神比剛才好多了。
莊子上是自在,只有她們幾個女孩子做主,不象去旁人府裡做客那樣,一舉一動都拘束。連孫穎都比平時顯得自在很多,更不要說孫佩了。
吃完了飯,李思敏還向阿青請教做點心,幾個人又跑到了莊子上的廚房去,摘了鐲子洗了手,玩面玩的嘻嘻哈哈的,弄得臉上身上都是。孫佩捏好了一塊麵,用模子啪嘰一下扣上去,揭掉模子,把周圍多餘的面撇開,裡面圓圓的就是一塊圓圓的帶八寶蓮花花紋的餅子胚了。
“吳姐姐,你看我這個做的還好吧?”
“不錯。”阿青笑著誇獎她一句。以她的眼光看,這餅皮太厚了,裡面的餡兒卻又沒有包嚴實,有點漏餡兒。
現在看起來問題不大,可是等會兒點心都放進籠裡去蒸的時候,一受熱,餡兒就會淌出來沾的到處都是黏乎乎的。以前阿青帶著大妞做點心的時候,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大妞填的餡兒不是過多就是過少,糖餡兒還好,如果是肉餡兒的,那蒸籠和籠布上都會沾的油乎乎的,特別難洗。
一想到大妞,阿青就難免想到她一邊包點心一邊偷吃的模樣。更無語的是,她居然會以為阿青一直沒有發現她在偷吃——嘴邊還留著明晃晃的證據呢。
想到大妞,阿青嘴邊帶上了一絲笑意,她細心的把褶捏齊,然後用模子壓上去。等模子拿開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完美的圓餅形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