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百六十一

一想到他出門,阿青就難免想到他那一次受傷。

李思諶輕聲解釋:“你放心,這次不是苦差,去的地方也不遠。你知道武城嗎?”

“知道,聽說很繁華的。”

“武城是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貨物都在這裡集散,當然繁華。你看,離京城也不遠,路也好走。那兒的好東西很多,有些京城都見不著的,你要是一時想不出要什麼,我就隨便買一點新奇的東西回來。”

“不要買了,你是出去辦差事的,別誤了正事。”

再說,遠路無輕擔,哪怕一塊硯臺呢,幾百裡地帶回來也絕不輕鬆。不說這捎帶東西的事,阿青問他:“你要去多久?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都收拾好了,這次我會多帶人手,不會象上次那樣大意。”他居然猜著她在擔心什麼,細細的說給她聽:“上次是有要緊的事情,又要避人耳目,所以才想走山路抄近道。走大路的話,絕不會遇上那樣猖狂的匪人,我那時只想著走大路太顯眼,旁人定會想方設法留難設陷。說到底,還是我閱歷淺,以後不會再有那樣的事情了。”

阿青點點頭:“雖然天氣暖和了,厚衣裳還是要帶兩件的,防著突然又變了天氣。”

“好。”李思諶問他:“小石頭最近怎麼樣?”

說起小弟阿青就忍不住笑。不光她這樣,吳家現在誰看見小石頭,就沒有不樂的:“一看就不是個老實聽話的孩子,現在就想亂動,我娘說。等他會跑會跳了那非得上房揭瓦不可。小山寫信回來的時候說特別想家,想見弟弟。”

“吳大人也是為了他的前途著想。”李思諶說:“吳夫人捨不得孩子離家是人之常情,可是孩子圈在家裡終歸沒有什麼出息。”

這個阿青也明白。

吳叔送小山去山上,絕不僅僅是為了學藝。就象讀書走科舉之路的那些文人一樣,同窗、同年、同鄉這些關係將來都至關重要。小山現在能結識的許多同齡人,年齡都差不多,將來都是寶貴的人脈關係。

遠的不說。就拿吳叔來說。現在與吳家關係最好的孫家。孫重延大人,不就是吳叔當年的同窗嗎?

但是這件事,吳叔並沒有和小山明著講。你要和同窗打好關係,將來都是你的人脈等等。

小山那性格不會和人刻意相交。再說,真的那麼處心積慮,交到的也未必就是知心良友。

看小山現在。在同窗之中人緣挺不錯。他功夫好,性子直爽。為人很仗義。就象他上回寫信來說的,屋裡新住進的那個不討人喜歡的同窗,別人都不**搭理他,但小山天生就有同情弱小的心腸。總是不能對別人落難視而不見。當初李思諶買下隔壁舊宅,小山就把大小美人一起帶了回來。

唔,這毛病大妞其實也有。這兩個孩子年歲相當,心性也很象。

李思諶彎下腰。從路旁揪了朵很小的野花:“這是朵什麼花?”

阿青看了一眼:“你不認得?”

李思諶搖頭:“我對花花草草的一向所知不多。”

“這是薺菜花啊。”

“這就是薺菜開的花?”薺菜他當然知道,剛開春的時候餐桌上還出現過,用熱水焯一下,再用細鹽香油一拌,吃的就是那個野意兒。可是他還真不知道薺菜開花是這樣的。

阿青轉過臉去偷笑。

好吧,終於發現這人也不是萬能的了。做為王府宗室,錦衣玉食長大的人,能知道薺菜這東西就不錯了,薺菜開花是什麼樣兒,他從小大到大概是真的沒有注意過。

李思諶挺高興的說:“好,這下我記得了,這花挺好認的。看見這個花我就不會認錯,下次出門在外頭有機會還可以掐來吃。”

阿青更樂了:“薺菜開了花就不能吃了,老了。”

“不能吃?”

看他的樣子挺受打擊的。也是,好不容易能認出一樣野菜來,還被告之了這個結果。阿青安慰他:“下次你要出門,我給你帶點菜乾,放熱水裡一滾,跟鮮菜也差不多。”

李思諶馬上兩眼一亮:“好,那咱們一言為定。”

一點菜乾阿青倒不至於小氣:“肉乾肉脯還要不要?我經常給小山做肉脯,以前他上山打獵的時候經常會帶著,夾在餅裡烘熱了吃,或是泡在湯裡煮一煮,其實直接就著餅吃也行,就是會硬一點兒。”

李思諶笑得露出了酒窩和小虎牙,挺俊朗的一個人剎時間讓人覺得小了十歲:“那種肉脯我吃過。”

啊,對。

阿青也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