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路肯定不好走。阿青現在就象站在一扇門外,推開門之後她就不可能回頭了。
可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冒險,總不能因噎廢食,怕遇人不淑所以乾脆削髮為尼?那也太傻了。
小時候阿青還常跟著吳嬸睡,尤其是天冷的時候,吳嬸特別不放心,怕她人小,一個人睡裹不緊被窩,萬一晚上踢被子什麼的,小孩子要是凍個半夜,非生大病不可。所以天冷的時候,吳嬸帶著阿青一起睡。炕燒的熱熱的,吳嬸給阿青梳好頭髮洗完腳,就把她塞進被窩裡,裹得嚴嚴實實的,然後自己才躺下。吳叔因為打呼嚕太響,常被吳嬸趕到西屋裡去睡。
上炕之前吳嬸通常會把阿青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掖在兩層被子中間,不然的話早上起來的時候,衣服冰冰涼,穿上之後還得用體溫去焐暖,那多難受啊。
不過有時候阿青醒來……發現自己睡到了兩層被子中間,和自己那些衣服糾纏在了一起。
她覺得自己明明睡相很好啊,不說夢話,不磨牙,也不會亂踢亂動的,可怎麼睡醒一覺,會發生這樣奇怪的變化呢?
後來阿青漸漸大了,吳嬸又有了小山,這個孩子睡覺那是更不老實,吳嬸還需要照料他,有段日子是她們娘仨睡在一起,吳叔又被趕到別的屋去睡了。小山睡覺那架勢……嘖,真是睡出了十八般花樣。有時候阿青半夜醒來覺得特別憋得慌,睜眼一看,小山的頭枕在吳嬸身上,兩條腿都擱到了她的肚子上。就這麼奇葩的姿勢,人家還睡的特別享受。使勁兒推他晃他,他都不帶醒的。
不過等他們都大了,和父母一起住的日子就少了。
阿青側過頭,看著吳嬸的側臉,感覺……就象又回到了小時候一樣。
嚴寒的冬夜,吳嬸給了她許多的溫暖和愛。她睡不著的時候,吳嬸坐在她身邊。一邊做針線。一邊給她講一些小故事。什麼狐仙報恩啦,賣花的老婆婆其實是觀音菩薩變的啦,雖然故事都是一個套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聽了開頭就知道結尾,可是阿青依然每次都聽的津津有味的。
現在就象又回到了那時候。不過吳嬸講的話已經換成了做人媳婦的道理。這些話,最近吳嬸沒跟她少說。
做人媳婦不比在家做姑娘。想睡到什麼起就什麼時候起,餓了就可以讓廚房弄小點心,弄湯羹來吃,想出門也比較自在。更不用擔心長輩會有什麼惡言惡語。可是做人媳婦就不一樣了。婆家人坐著吃飯,她得站著佈菜端盤子,等別人都吃完了才能輪到她吃。每天不說要比家裡每個人起的都要早。可也不能起的比別人晚。更加不能在貪吃這件事情上被人抓住把柄——
阿青打岔問:“那我要真餓了呢?”
“偷偷吃嘛。”吳嬸說:“你別打岔,我和你說的都是正理。當年小姐嫁進東平侯府。雖然說兩家門當戶對,新婚夫妻也很恩愛,可是妯娌姑嫂之間的麻煩也不少呢。”
“真的?”這個吳嬸以前倒是從來沒有提起過。阿青以前從吳嬸嘴裡聽到的都是好話。說她的生母薛氏和父親多麼恩愛,他們是天作之後,過的多麼幸福。東平候府太夫人、幾位夫人,也都如何如何好。
阿青以前雖然不覺得京城裡的權貴之家真能做到這樣一團和氣,可是阿青也理解吳嬸。
人們對於過去總是會很懷念,記憶中的人和事都會自動被這種情緒美化,自動的遺忘一些不愉快,只記得那些快樂的,好的一面。
但是現在為了給阿青講做兒媳的不易和一些技巧,吳嬸就拿東平侯府舉起了例子。
“當年姑爺是長房嫡孫不假,不過他不是長子。大奶奶是大爺石建初在國子監時授業恩師的女兒,雖然說也是一門好親事,可是大奶奶無論是相貌、出身、陪嫁和性格方面,都不如小姐。這人的眼睛陽雪亮的,誰更得人心,沒多長時間就能分出高下來。小姐會做人,打賞人也挺大方的,那些下人雖然知道大奶奶將來才是當家主母,可是都更願意多討好趨奉小姐。長輩呢,偏疼小兒子,也對小姐愛屋及烏,更何況小姐本身就很會討長輩喜歡,可不象大奶奶那樣一板一眼不苟言笑。這樣的兩個媳婦放在一起,一個會說會笑會討好,一個處處講規矩,很死板,要換成我,也對她喜歡不起來啊。大奶奶呢,大概是想著如果不能把這個弟媳婦打壓下去,將來其他房的媳婦也進了門,她這個大嫂的威信就更是蕩然無存了……”
不用多說了,阿青已經明白了。
從吳嬸以前的描述中,阿青已經可以想出自己生母是個什麼樣子。心地很善良,待人也很寬和。當她在自己家做小姐的時候,這當然沒有問題,長輩也非常寵愛她。到了婆家,長輩的偏疼就會讓人覺得不平衡,想要和她一較高下了。
“不過大奶奶使的那些小手腕,並沒起到什麼用處。很快小姐就有了身孕,這又搶在了她前頭了……要換成我是大奶奶啊,我也得心裡難受。可是這懷孕生子的事兒,是上天註定的,又不是誰想要就有的,她為了別的事兒難受就難受吧,唯獨這件事兒,她心裡難受我也能體諒。做為嫡長孫媳婦,她一進門,全家上上下下都盯著她的肚子。可是人哪,就是這樣。有時候越是想要,就越是求不得。別人都傳大奶奶偷偷拜送子觀音,還請郎中熬藥吃,就是盼著能早點懷上。”
吳嬸敘述中的那些人,那些東平侯府的她的親人,漸漸不再是一個個平面化的臉譜,形象漸漸的豐滿起來了。
生母薛氏很天真,大嫂的處境和心情她可能是不懂,也可能她知道。但是並不覺得那有多麼嚴重。說到底,沒吃過苦,養尊處優長大的富家千金,要她設身處地的去體會別人的難處,是有點艱難。人不經歷一些坎坷挫折,是不會明白箇中道理的。
東平侯府的太夫人、幾位夫人,她們也各有各的喜惡。對於這個可能出身清貧的大奶奶。不是人人都心服。都喜歡的。世上這麼多人,沒有幾個心是長在正當中的,大多數人的心都生偏。
“還有當時侯府的幾位小姐、嫁出去的奶奶奶……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有句話叫順得哥情失嫂意,沒有誰能做到人人都喜歡的。你這嫁過去,你婆婆、兩個小叔子,還有你婆婆親生的女兒。都不會對你好。可是世子,思敏。他們是完全站在你這邊的。你婆婆奈何不了世子,思敏也沒受她的轄制,找到了三公主這麼個靠山。你有事多和世子商量,千萬不要自作主張。男人可不喜歡女人主意太大。膽子太大。時間一長,你有事都不問他,他也不愛理會你。那就不妥了。我看世子能夠直接違逆郡王和郡王妃的意願,直接向皇上求娶你為妻。他是個十分有主見,也十分敢作敢為的人。這樣的人呢,你可不要和他硬碰硬,要學會以柔克剛。”
“就象您對我爹這樣?”
吳嬸笑了:“沒錯。你爹當年那脾氣,也不是個好說話的人。日子嘛,是一天天過的,這跟男人相處,就跟馴馬一樣,你得弄清楚他的脾氣,順著毛捋,把他捋舒服了,他自己就會鑽進準備好的頭套韁子裡頭。”
說起來還真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