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個小肚兜,阿青幾乎能想象得到回頭娃娃生下來穿著這個得有多麼萌了。
吳嬸在的時候,兩人也商量著做小衣裳,不過李思諶很快就勸著她放棄了這個打算。
怕她傷了眼睛,怕她費神,怕拿剪子針線的會傷著她。好象一夜之間她的動手能力以及智商都跟著退化到了平均值以下一樣。
可是不得不說,這樣有人寵著你,想著你的感覺其實……挺好的。
孫夫人提點了阿青很多吳嬸沒說的事。吳嬸自己也沒經歷過什麼真正的宅鬥,她本身不會。她的生活經歷其實一直算是比較簡單的,薛家人口少,沒什麼妻妾之爭嫡庶鬥法,到了東平候府之後,這裡原本應該是個很精彩的戰場,但問題是吳嬸沒怎麼在東平候府生活過,她只在那裡待了幾個月。
後來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宅鬥這種事她就算沒接觸過,就算教給阿青也不過是一點皮毛。
但是孫夫人就不一樣了,在這方面,孫夫人算是行家裡手,絕對是要理論有理論要實踐有實踐的。
聽著孫夫人的經驗之談,阿青突然想到了以前看過的電影。
那個電影裡有句話,以前她沒怎麼留意,現在突然想起來了。
要鬥敗奸人,你得比他更奸,好象原話不是這樣說的,但大致意思一樣。
總之,孫夫人就把自己放到了奸人的位置上,把自己可能想出的種種算計都介紹了一遍,說的阿青都要不寒而慄了,著實慶幸自己的婆婆是安郡王妃而不是孫夫人。
如果孫夫人這等智商超群,能謀定而後動的人才成了安郡王妃的話,可能李思諶早就被她害了……這麼一想,阿青看孫夫人的目光就有點懼意。咳咳,聯想太豐富了也不是好事。
孫夫人當然不可能害李思諶了。
再說李思諶也不是傻瓜,會坐等別人出招而無自保之力的。
鬥智鬥勇這種事嘛,大家的水平都會被漸漸逼著水漲船高的。
“你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孫夫人話說的很透:“安郡王妃已經把你們夫妻得罪到家了。算是自己斷了自己的退路。為了自己和兒女的將來,她必定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不會回頭了。你的孩子從還沒降世就成了他們母子的絆腳石,為了世子之位,我看這女人活吃了你們母子的心都有。”
阿青點點頭。
她自己也明白。
一開始她還想著。如果安郡王妃能收手,為了李思諶的名聲和大局考慮,她也願意與安郡王妃維持表面上平和。
但是現在她想她還是太天真了。
佛家也說,放下屠刀,回頭是岸。聽起來好象很簡單。問題是這刀拿起來了就幾乎不可能再放下了啊。已經習慣了做一個握刀的人,絕不會相信放下刀之後還有什麼別的出路。
再說,安郡王妃要是能夠認命,願意接受李思諶成為世子,將來會承繼王府這個事實,她從一開始就不會窮折騰了。
下藥、挖坑、放火、挑撥離間、火上澆油,落井下石……只要有機會,安郡王妃都會去做的。沒有機會,她也會積極努力創造機會的人。
上一次她的算計沒有成功,反而坑到了自己的親兒子。安郡王妃絕不會想著“這事兒我才是始作俑者”而是會想著“李思諶惡毒狡詐害了我的兒子。此仇一定要報”。
看,這就是本質區別。
惡人永遠都認為錯的是別人。比如李思諶,他要早死了不就沒事了嗎?偏偏他不但不死,還活蹦亂跳。
當存在都成了原罪的時候,還有別的什麼好說呢?
孫夫人看著阿青,比較欣慰的點了點頭:“你娘哪兒都挺好,就是太護著孩子了。我想你是個明白人,旁人替你打算的再周到,總不及你自己能看得透,懂得防備來的更好。畢竟有此事。永遠都只能自己來,別人替不了。”
阿青也由衷的謝過了孫夫人。
這樣私密的事,不是至親至近的人誰會這麼教導?孫夫人講的如此深入淺出,鞭辟入裡。讓阿青從中學會的可不是一星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