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百九十九 留下

這是兩人成親的頭一箇中秋節。立秋過後,皇上一行人已經起駕回宮了,行宮這裡陡然冷清下來。阿青能感覺到,不光是被留下的人精氣神兒象是被抽走了三四成一樣,連腰桿好象都不如皇上在的時候挺的那麼硬實了,做事似乎也不如前些日子那麼有勁兒。

這不是說虛話,確實如此。

皇上在此時不光光是一個人,一個統治者,更是一種精神象徵。有皇上在的地方,大家似乎都跟加足了油的車一樣,跑起來都不覺得累。自豪,自傲,覺得日子有奔頭。其實對於皇帝而言,這些人什麼也不是。他們一輩子也見不到皇上的面,也不可能和皇上說上一句話。但是哪怕跪在街邊看皇上的車駕過去,還不能抬頭,都讓他們象打了勝仗一樣,那個得意,那個舒坦。

行宮伺候的那些人更加不同。他們在行宮待著,皇上不來,全體都象沒上發條的木偶一樣,恨不得天天躺在那兒死過去。可皇上一來,那個個象打了雞血,恨不得玩出命來的表現,讓上面的人看中自己,最好能離開行宮調任到京城的禁宮裡去當差。

在這兒就等於一個養老衙門,皇上不來,他們這些人形同流放。

到了京城哪怕要比現在乾的活兒多,地位要低,掙的也少,他們也削尖的腦袋願意去鑽營。就象阿青她們去長音苑的時候遇到的那位周尚宮,她是多麼渴望得到貴人的賞識,三公主誇讚一句,她都能激動的眼圈泛紅。

打個比方說,人人生下來都是要死的,這是不可更改的鐵律。那人們活個什麼勁?為什麼不躺著等死算了?因為人們活的就是這個過程啊。

在行宮的這些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爭什麼?拼什麼?在行宮就等於躺著等死,沒幾個人甘於這樣一生。

不說別人,就連阿青自己也有些提不起精神來。

逸王府一家走了,李思靜當然也跟著回去了。換做別的時候。她可能會跟逸郡王妃撒個嬌多留幾天,可是回城就得預備著過中秋節了,這是團圓節,斷沒有一個人留在外頭。甚至在別人家裡過節的道理。

李思靜現在可不象從前那麼任性了,換在以前,她要想做一件事兒,那撒潑打滾不吃飯也得做成。但是這一年多來,她的變化很大。逸王妃為此可是偷偷掉了不少淚。

養孩子有多不易?大家都知道不易。而且逸王府比別人更不易,別人生孩子容易,煩惱更多的是養。他們連生都困難,好不容易得了李思靜這個女兒之後,真是含在嘴裡都怕化了,不說對她百依百順,那也是重話不敢說一句的。孩子性子刁蠻任性,這個逸郡王夫妻倆如何不知?可自己又不可能下手來管教,再說這事兒是嚴厲管教就能成的嗎?棍棒下也不一定就能出孝子了。

李思靜和阿青、李思敏走的近之後,改變了很多。不那麼任性了。會給父母送自己的針線活兒,平時那些不大合理的要求提的少了。甚至就在前不久,她還抱著逸王妃,動情的說逸王妃懷她生她太不容易了,她很感謝母親。

逸王妃當場就哭了。

女兒能體諒到母親孕育生養不易,知道感謝這份恩情,這怎麼能讓一個母親不感動?

這肯定是因為和世子夫人走的近才會變化的。世子夫人現在有孕,需要靜養。可能因為年歲還是小了一些,而且又是剛成親,有孩子當然是好事。可是孩子來的……有點兒早了。

逸郡王府多年求子,逸郡王養病多年,關於這件事兒上,逸郡王妃比別人瞭解的都清楚。什麼坐床喜。三年抱倆,說起來都是大吉大利的好事,但事實上這些事情趕在誰身上誰知道,並不就是喜慶吉利的事情。宗室裡有一位年輕夫人就是這樣的,她就是“三年抱倆”的典型例子。頭生是女兒,第二次是兒子。一女一子,正湊了個好字,不知多少人說她有福氣。可是逸郡王妃知道,她生完第二個孩子時才剛剛十七,落下了腰病和女人病,這都調養了好幾年了也沒有完全好轉,更不要提再開枝散葉了。

所以有時候,有的事情是不能急於求生的,不然就只能象拔苗助長一樣,落得個雞飛蛋打的下場。

所以世子夫人現在懷胎未滿三個月,不敢挪動,才只能留在城外過中秋節,逸郡王妃對此是贊成的。

什麼都沒有身體要緊,應該靜養的時候就好好養著,其他一切事情都得靠邊站,以後再說都不遲。就算這是她入門頭一年,頭一次在郡王府過團圓節,這事兒也得給肚子裡的孩子讓道。

李思敏倒是留了下來陪著她。反正她回京了,也得回郡王府去過節。可是李思諶夫妻倆都不在,她一個人回府去和郡王夫婦,和李思炘李思涵李思容他們大眼瞪小眼去嗎?

不夠鬧心的。不光她鬧心,想必府裡那一攤子人也不想看見她,何必硬要回去大家相看兩相厭呢?

再說了,李思諶特意和她說了,讓她留下來陪伴阿青,等過了節之後再一起動身回京也不遲,她哪能不聽世子大哥的話呢?

從她自己的本心來說,她也願意留下來陪著阿青。

行宮這裡,人走的差不多了,阿青平時該多悶?指望這個哥哥整天留在莊子上圍著嫂子轉?嘿嘿,做白日夢哪。

雖然她們待在莊子上,不過李思敏訊息素來靈通,天天都有新的訊息和八卦拿來解悶。女人嘛,嘴裡就不能閒著。不吃點東西,就得說點東西。現在她倆的嘴巴就不閒著,既有兩個御廚領著莊子上的一班人天天翻著花兒的做各種美食,又有源源不斷的各種新聞八卦下菜,日子過的一點都不悶。

今天廚房做的是乾果仁兒。好幾種果仁兒雜錦在一塊兒做出來的,乾脆酥鬆,不膩不硬,吃上了就停不上來。不過這個東西吃不多,因為是乾貨,得就茶,兩杯茶一把果仁兒。肚子都撐飽了,自然吃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