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飽了嗎?”李思諶替阿青把斗篷解下來交給桃葉。
“吃的很多呢。”肚子撐的飽飽的。
這還是夫妻倆頭一次一塊兒過年。如果把她肚子裡那個也算上,勉強能稱得上一家三口。
兩口子過節能做點什麼呢?
答:什麼也做不了,挺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能做什麼呢?
蓋棉被純聊天吧。
兩人都不困,床前那盞燈,燈罩著繪著蝶戲牡丹。
不是通常意義上那種蝶戲牡丹圖,其實這盞燈嚴格來說是一盞走馬燈,花叢是背景,畫著蝴蝶那一層會轉動。燈一點起來,就可以看到一黑一黃兩隻蝴蝶在花叢中翩躚上下,穿梭復往。
“這燈哪裡來的?”
“喜歡嗎?”李思諶笑著說:“在宮裡看見過,不過那盞燈上繪的是鷹擊長空,下面是山河萬里,挺有氣勢的,就是掛在咱們屋裡頭估計不合適。”
那肯定不合適啊。這屋子本來就是為了老太妃靜養才建的,整體風格比較偏南邊風格,精緻,小巧,嗯,也可以說是女性化。如果李思諶沒有成親,那他一個人肯定不會搬到菊苑這裡來住的。
但是阿青在這兒住的還算愜意,尤其是覺得衛浴設施比別處要完備得多。
這樣小巧精緻的地方如果來一盞縱馬山河燈是有點不合適。
所以李思諶就自動把這燈的主題給更換成了鴛鴦蝴蝶派浪漫唯美風。
“還是以前過年有意思。在鄉下的時候過年,我領著小山和大妞兩個。在外面放爆竹。我們還做過冰燈呢。”
李思諶饒有興致的問:“真的?做的什麼樣的?”
阿青笑出聲來:“我們那手藝能做出什麼樣的來?就是從井裡打一桶水來上放一夜,第二天那桶水就全凍上了嘛。在裡頭鑿個洞放根蠟燭,就成了冰燈了。”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但是當時玩的特別投入。為了讓冰燈好看,後來他們還開動腦筋把紅紙剪好成的窗花什麼的凍在冰裡,這樣隔著冰晶看見裡面那紅豔豔的窗花,再被燭光一映,就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她問:“你以前都是怎麼過年的?”
“我嗎?”李思諶愣了下,說:“這兩年在京裡,有時候過年也趕不回來。那年除夕我就待在了七家鎮。至於小的時候……好象也沒怎麼過過年。”
阿青有點後悔自己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李思諶生母早逝。在郡王府的成長經歷那也就不用多說。旁人過年是一家團圓和樂,可是安郡王、陸氏和他們的孩子才是一家人,李思諶在這座郡王府裡只是個外人。
“不過有一年過的挺好的。”李思諶努力從回憶中翻出來一篇:“那年的三十我在書房裡頭,郭媽媽來了。給我端了一大碗她自己包的餃子。走了那麼遠的路還熱騰騰的。”
阿青決定以後要對郭媽媽更敬重。順口問:“那餃子是什麼餡兒的?”
“三鮮餡兒,裡面有蝦仁、火腿和白菜。”李思諶眯起眼,似乎在回味當時餃子的味道:“我把一大碗都給吃了。”
郭媽媽真是大好人。
“你喜歡三鮮餡兒的?那明天咱們也包一鍋三鮮餡兒的餃子吃。”
“過去你在家裡都吃什麼餡兒的餃子呢?”
阿青扳著指頭數:“最常吃的是豬肉白菜餡兒。有一次因為我爹獵了一頭野豬回來。所以我們是用野豬肉和白菜一起包的。”
這搭配聽著就很新奇。
李思諶問:“和一般豬肉有什麼區別?”
“嗯……”阿青想了想:“好象沒什麼大區別。”
她繼續往下說:“素餡兒的也常吃,初一不就要吃素餃子嘛,我們家靠山,從山上採到菌子、蘑菇、木耳、豆腐這些都包過。肉餡兒的話,有一年買了羊肉,包了一頓羊肉胡蘿蔔餡兒的。”
“好吃嗎?”
阿青搖搖頭:“因為以前沒包過,沒有經驗,那羊肉餡油太大了,咬一口就是一嘴油,羊油還特別的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