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百三十 身世

在李思敏進門之前,樂安公主還問了阿青一句話。

李思諶看得出來,也許樂安公主說了那麼多不該說的話,其中有的是真實的,有的只是惡意挑撥的言語,可這些阿青都沒放在心上。

她似乎只對這一句話感興趣。

“她問我,想不想見見我的親生母親。”

李思諶第一時間思緒就入了奇詭之流。

阿青生母薛氏早亡,樂安公主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要請方士作法請鬼?

這種事情十個裡頭九個是江湖騙子……

隨即他明白過來,樂安公主決不是那個意思。

她……

“她是說,你生母還活著?”

阿青點點頭。

那麼樂安公主說的,還活著的人是誰,已經毫無懸念了。

“她怎麼會這樣想?這也太荒唐了。”

可這句話還沒有說出來,李思諶和阿青對視了一眼,同時想到了另一個更加荒唐,更加嚴重的問題。

阿青的生父和生母是誰,那是確定無疑的,就是已故的東平侯府公子石建裕和其妻薛氏。哪怕是現在就捅出去戳穿她非吳家女兒,可出身候府,還是正經的長房嫡孫女,這身世走到哪兒都能站的堂堂正正,說的響噹噹的,絕不會令她含愧蒙羞。

可是樂安公主竟然話頭一轉,說她的生母另有其人,並且還活在這世上。

生母既然換了人,那生父呢?

要按樂安公主的說法,那她的生父會是誰?

阿青起先沒有想明白,是樂安公主走了之後她才想到的這個問題!

別說這個時代了,就算是人們口稱“人權”,標榜“自由平等”的現代,一個人假如父不詳,依然是被旁人視作一生抹不去的汙點。

雖然阿青知道樂安公主說的這話只是她自己的臆測,可是旁人不知道啊!這件事如果傳揚出去的話,後果難以預料。

因為流言。這是一樣最不可控制的利器。很可能還沒傳出二十里地,就已經與事實真相大相徑庭,甚至演義的面目全非了。每個人在講述的時候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不刻意也會往裡添油加醋。

僅僅一個樂安公主不足為懼。但是就怕樂安公主不是一個人。

李思諶在進院門之前已經把人手撒出去了,估計到明天早上,樂安公主最近的活動、言行,她府中進出的人物……只怕連她府裡有幾個耗子洞都會打聽出來。

但李思諶之前並不知道樂安公主最後這句話。

這句話聽起來輕飄飄的,阿青乍一聽見的時候也只覺得這事兒荒唐。

但這件荒唐的小事。可能會掀起遠超過人們預料的風浪。

石氏曾經嫁與蔞州楊刺史之子,但是她成婚不過短短一旬丈夫就意外身故了。據說楊刺史夫人,也就是石氏的婆母,對她非常兇厲,認為是她帶來了噩運剋死了兒子。一般人家,倘若兒媳願意立志守節,婆家總得敬重一二。但是李思諶打聽到的過往真相卻是,楊刺史夫人暗中吩咐人磋磨石氏,發展到後來甚至想命健僕以繩結將她勒死懸於樑上,再對外言稱她是殉夫而死。讓她給自己的兒子陪葬。

事實上石氏以東平候府千金小姐的身份遠嫁蔞州,本身就是一件不尋常的事。

這件事情真若是被人翻出來,簡直可以做出無數文章。

阿青若真被人扣上石氏之女的帽子,那有幾人會相信她的生父是那個薄命早死的楊少爺?石氏若被質疑不貞,連當初那個楊夫人想逼死她都成了有理有據的正義之舉了。兒媳若是不貞,婆母為保全家聲處置了她,別人還得給這個惡婆婆拍手叫好呢。

而石氏在被遠嫁之前,曾經與一位皇子有情,只是後來兩人不能結成眷侶,硬生生被拆散了而已。

那麼就得有人想。石氏所生女兒,生父是不是這位皇子?

最要命的是,當初一個並不被人看好的皇子,卻在二王之亂中最終登上皇位。

也就是說。阿青的身世豈不是被栽成了皇上的女兒?成了公主?

這麼一來她也該姓李,是當朝公主,又怎麼能嫁入宗室成為李思諶的妻子!!這簡直是天大的醜聞!

說起來過程推想的似乎很複雜,但是在李思諶的心裡頭這不過就是一轉念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