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城
一棟奢華的法式建築裡,在二樓的書房中,李察正在聽關於談判進展的彙報。
彙報的人是徐進勳秘書班子裡的副手譚德文男爵,這也是出身於大唐軍事貴族的一名傑出幕僚,以嚴謹有度而受到賞識。
譚德文男爵是大唐帝國外交談判團隊中的一員,只負責帶著耳朵聽,不參與任何細節討論,然後回來轉呈聖皇太祖陛下。
聽了會兒後
李察沒有任何表示,只是擺了下手,譚德文男爵便尊敬的施了一禮後悄然退下。
從當前接觸的情況看
作為老牌全球性殖民大國,英法兩國的態度迥異,表現在對大唐帝國在全球利益的分配上。
英國保守,法國積極。
尤其是第3次南美洲戰爭後,南美六國共同瓜分巴西的戰後現狀,法國積極表示願意承認,而英國則遲遲拖著不表態。
英方主張;
鑑於事關重大,此事宜延後處理。
因由以歐洲為主導的列強國家組成國際調停團審慎的評價,給予南美地區人民公平公正的未來前途,而不是由大唐帝國帶領的一幫人去決定。
這實際上是保留對大唐帝國在該國際問題上的牽制態度,這裡面大有文章可做,可以交換到很多戰略性利益。
這也包括阿拉伯半島問題和大唐帝國的其他訴求,英國人全都緊咬著不鬆口。
作為資深的國際陰謀家,老牌世界霸主,英國人深知類似問題牽涉到戰後國際秩序重建,各世界性殖民大國利益劃分等重大問題,這都是重磅級的籌碼。
率先去承認,無疑於自廢武功。
即便協約國集團面臨著重重的困難,英國人也不願意看到大唐帝國再次得逞,在歐洲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所以緊咬著不鬆口。
而法國人則已經是狗急跳牆了,西線戰場主要位於法國東北各省,給法國的工農業生產帶去了致命性打擊,如今可謂是百業凋敝。
再加上數百萬法國男人死於前線,整整一代人填進了深不見底的戰場絞肉機中,這令法國痛徹心扉。
對法國人來說,現在什麼海外利益都是次要的,最要緊的是給歐洲戰場的增援,無論是兵力武器還是物資金錢,一切都迫不及待。
英國廣大的殖民地有加拿大軍團,澳新軍團,印度軍團,南非軍團,斯里蘭卡以及埃及軍團等等補充,兵員幾乎無窮無盡。
英國人可以驕傲的說;印度次大陸的血不流乾,大英帝國不會失敗。
法國有什麼?
最大的法屬阿爾及利亞軍團最多的還是移民的法國白人後裔,一樣是法國人,肉可全爛在了鍋裡。
迫於無奈的法國已經開始徵召殖民地黑人士兵上戰場,對此,英國很多報刊刊登了諷刺性的漫畫,以此嘲弄法國佬。
漫畫上穿著法國軍裝的黑人士兵,一個個呆頭呆腦像個蠢貨,看起來很有喜劇色彩。
而戰線上的德國軍隊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往往會把非洲士兵多的地方當做突破點,從而一舉建功。
用德國人的話講;
打法國人就像鑿石頭,而打那些黑鬼就像吃巧克力,往往還會附帶一些飯後甜點。
所謂的飯後甜點,就是法軍為了彌補黑人士兵潰敗而造成的戰線空當,不得不前赴後繼的去堵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