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盪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孟雲城細嗅著茶香,露出副十分沉醉的表情。
李長青喝茶很隨意,孟雲城卻接受過完整茶道教育。
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試茶溫,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飲茶。
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迴旋,頓覺口鼻生香。
毛尖的香馨醇厚,綠葉的清和鮮甜一切盡在不言中。
孟雲城輕輕地淺嘗感受水溫,入口滾燙卻又能接受。
接著又抿第二口,濃烈的茶香從舌苔散發到唇齒之間充滿整個口腔直衝腦門。
孟雲城再也忍不住將整杯茶如牛飲水喝掉一大口,就像是走在田野上沐浴著春光。
“好茶!李兄在哪裡買的,可否相告?”
孟雲城喝過很多茶,但能比得眼前的卻一種也沒有。
“哈哈,自己在山上種植的普通山茶!”,李長青指著不遠處地一片茶山道。
李長青每次去東風茶場給老秦送韭菜,都會帶回幾棵茶樹已經佔據一片小山坡!
“自己在山上種植的普通山茶,能有這種的香味?”,孟雲城驚訝地道。
“可能是地理位置比較好吧!”,李長青淡淡地道。
“李兄,你本身是一名醫生,卻國學造詣非凡。”
“拒絕去縣城講書,卻願意在深山裡的小學當校長。”
“表面上看著很普通的茶,卻有著極致的濃香。”
“就像是李兄,有大本事,卻隱居在深山老林中。”
孟雲城眯著眼審視李長青良久,看不出端倪疑惑地嘆道。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只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已。”
李長青與顏回很熟,從其身上學習到諸多優點,對孟雲城道。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李兄富貴可求,為什麼要豈如敝履呢?莫非是消極避世?”
孟雲城對李長青的答案並不滿意,繼續針鋒相對地問道。
“鍾南山上有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李長青立志為往聖繼絕學,不沉澱一番又如何能做到呢,對孟雲城道。
兩人在竹林下蘭花旁,飲著清茶聞著花香,引經據典談論著其中的道。
李長青對《論語》、《大學》、《中庸》的獨到理解,往往讓孟雲城讚不絕口。
而孟雲城對儒家古典利益的闡述,也彌補李長青底蘊不足的缺陷。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孟雲城依依不捨地離開小木屋,李長青一路相送直到到後山。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李兄止步,以後常來請教,希望不要嫌煩。”,孟雲城道。
“呵呵,歡迎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