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到了正廳,寇準大馬金刀的坐在正廳正中,頗有一番興師問罪的意思。
“見過祖父……”
寇季進入到了正廳,躬身施禮。
寇準盯著寇季,沉聲問道:“官家命人捉拿了劉氏九族,劉亨也在此列,你跟劉亨交情深厚,官家若是要斬劉亨,你準備怎麼做?”
寇季苦笑了一聲,道:“我還能怎麼做?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寇準略微一愣,他原以為要說許多大道理,寇季才會放棄為了劉亨拼命的想法,沒想到,還沒等他講大道理,寇季先服軟了。
寇準有些不解的道:“你不打算為劉亨求情?”
寇季坦言道:“已經求過了,有可能還得罪了官家。”
寇準又是一愣,“求過了嗎?”
寇準自動忽略了寇季後半句話。
得罪官家,那就得罪了唄。
沒什麼了不起的。
古往今來,忠臣都是遭君主嫌棄和記恨的人。
民間百姓們評判忠臣,看的就是臣子敢不敢懟君主。
敢懟君主,遭君主嫌棄和記恨的人,民間百姓就當你不畏權貴、剛直不阿,是忠臣。
一味的迎合聖意的,絕對是讒臣。
大宋的文官們為什麼喜歡找皇帝麻煩?
就是因為找了皇帝麻煩以後,傳揚出去,立馬能名聲大噪。
所以,在寇準眼裡,懟君主,得罪君主,那都不是事。
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君主得罪了就得罪了。
君主若是真的因為看你不順眼,將你罷了,不用你發聲,民間百姓就會替你發聲,直言君主是昏君,容不下忠良。
君主縱然心裡有委屈,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連辯解的機會也沒有。
寇準皺眉道:“你既然求過了情,官家還執意要拿劉亨進京,宮裡發生的事情,恐怕比呂夷簡三人猜測的還嚴重。”
寇準瞥了寇季一眼,“官家必然下了封口令,你也不用告訴老夫。”
寇季張了張嘴,心裡暗暗嘆息。
我也沒打算告訴你啊。
寇準不知道寇季的心思,他只是盯著寇季叮囑道:“你求情可以,但千萬別因為此事跟官家硬碰硬,老夫還等著你養老送終呢。”
寇季苦笑道:“我不是已經說了嗎?我會量力而行,盡人事,聽天命。”
寇準瞪了寇季一眼。
就寇季肚子裡那點花花腸子,還瞞不住他。
寇季真要是那種盡人事聽天命的乖巧人,他也不會走到現在,更不會年紀輕輕就坐上樞密使的位置。
寇準冷哼道:“別跟官家硬碰硬,你討不到好。”
寇季一臉認真的點頭。
略微沉吟了一下,寇季問道:“祖父,宮裡發生的事情,可不一般。我此前向官家求情,恐怕已經讓官家生出了不滿之心。若是再求情……”
寇準不滿的道:“再大的事情,跟你求情有什麼關係?你向官家求情,得罪了官家。那你有沒有想過,你不向官家求情的話,會得罪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