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呂宋金礦,這是大明王朝的一項重大舉措。
由於大量的物資需要從廣東供應,所以原定計劃需要大半年的時間才能修建一條呂宋城到金礦的道路。
只是華夏基建狂魔的屬性,在這個時期似乎提前被點燃了。
大量的民工前往呂宋並不是服徭役,而是能夠得到貨真價實的工錢,更是擁有堪比中產家庭的伙食,導致他們發揮華夏人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
即便吃喝都要在工地上,他們誰都沒有產生半句抱怨,而是勤勤懇懇地在這一座充滿原始味道的島嶼修橋鋪路。
朱祐樘起用的張遂、俞元贊和林飛揚雖然都還很年輕,但他們三人混身都有一股幹勁,始終牢記以開採金礦為使命。
正是在他們的主導之下,不論是內部的一些糾紛,還是外部的一些壓力,總是能夠迅速進行解決。
至於糧食的供應上,他們誰都沒有貪墨的念頭,而是將糧食發放到工人的手裡,爭取讓所有的工人吃好穿好睡好。
原本修路的人員上有所欠缺,只是在這個時期的呂宋島北部糧食十分匱乏,別說紅薯、土豆和玉米,連稻穀都很稀少。
北部的原始山林和海邊都擁有不少天然食材,但食物來源並不穩定,所有部落人員的平均壽命很短,而且時有餓死的情況出現。
赤山部落歸附大明僅僅只是開始,在看到赤山部落的人吃餓穿暖後,導致很多部落紛紛表示願意奉大明為主,而僅僅讓他們吃上大米飯即可。
隨著這一批勞動力的加入,不僅加快了修路的程序,而且這幫習慣於山林中行走的原住民解決了金礦開採的物資運輸需求。
正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修路和開採金礦的週期大大壓縮,而開採的成本投入幾乎沒有增加。
隨著一條由呂宋城北門連線腹部金礦的道路修建完畢,一批批裸露在礦山中的金礦石被開採出來,經過熔鍊築錠送到呂宋城。
呂宋城不僅有重兵駐紮在這裡,而且還擁有一支艦隊,卻是足以威鎮整個南洋。
在囤積十萬兩黃金後,由俞元贊親自押運黃金返回京城。
由於越來越多的大明商人下南洋淘金,導致附近的海域出現海盜,但誰都不敢打大明艦隊的主意,何況兩者的戰力壓根不在一個等級。
俞元贊並沒有掉以輕心,而是警惕地朝著東北方向駛向大明的東南海域。
雖然途中經歷了一場夏季風暴,但憑藉著越來越成熟的航海圖和航海技術,有驚無險地沿著東南海岸線一路北上。
大明現在已經開始重視海疆,艦隊一旦回到福建區域,基本上就處在大明的勢力控制範圍之內了。
終於在八月十五來臨之前,押運十萬兩白銀的運金船回到了天津港碼頭。
天津古城是太宗朱棣奪取天下後所修,城周長八里,駐紮天津三衛於此,這裡生活足足幾萬軍民。
天津城的軍民得知呂宋的黃金船到達,亦是紛紛奔走相告,同時主動幫著清理道路,讓俞元贊一路通暢地押運黃金改用馬車運往京城。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亦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弘治登基初期,慶雲侯周壽仗著身份公然討要寶坻那一塊存在爭議的土地,想要將在上面耕種的天津軍民通通趕走。
弘治帝不僅沒有將那塊地給慶雲侯,而且透過一種讓人拍案叫絕的手段處理了那塊地,導致他們耕種土地的產權明確了下來。
隨著弘治朝開海貿易,現在天津港越來越昌盛,致使他們天津軍民的謀生手段越來越多,正在享受著開海的紅利。
正是由於弘治的種種恩惠,而登基後更是從不加稅,卻是讓天津軍民成為堅定擁立弘治帝的衛所之一。
八月十二日,京城城突然間沸騰起來了。
“這都是呂宋金嗎?”
“看到那個運金的小兵沒?那是我女婿!”
“我的乖乖,這一輛輛的車子得多少黃金啊?”
“一車少說得幾百斤吧,你聽聽車軲轆聲,還有那馬都出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