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秦淮河上燈火通明。
“凡敢將我族女子販賣海外,籍沒兇徒家產?女子一年不歸滿門皆誅”
隨著這一道朝廷新鮮出爐的政令傳開,南京城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官紳顯得是震驚不已。
如果說廢除銀本位制是要吞噬他們多年積攢的財富,那麼朝廷最新這一道政令,卻是打破男權主義至上的理念。
當然,朝廷這道政令其實是有針對性的,而矛頭正是指向如今風頭最盛的江南商號。
江南商號為了迅速開啟日本市場,跟日本各個大名建立友好的關係,所以他們的高層亦是有意透過女人外交。
大明皇家不和親是為了所謂的面子,但江南商號終究是商人為主,卻是並不在意這些面子,更在乎實實在在的厘子。
像李沂、鄭劼和昊侯天都是風流成性的公子哥,即便是自己所疼愛的妾室,對那些想要交好的大名亦是說送便能送。
若朝廷的這一道政令在江南貫徹的話,不僅風流成性的侯昊天和李沂遭殃,整個江南商號大部份人都難以存活。
倒不是他們販賣了那麼多的女人,而是他們為了在九州島籌建江南紡織廠,從江南“拐賣”很多的女織工前往。
當然,這些女織工送到九州島後,他們其實並不打算再將她們接回來,卻是跟他們拐賣到日本並沒有兩樣。
正是如此,廢除銀本位制的政令不能實施,而這一道最新的政令更不能在江南推行。
“暴君是真的狠啊!”
“何止狠,簡直慘無人道!”
“咱們跟京城那邊合作,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除掉暴君!”
……
夜遊秦淮河的一艘畫舫上,這裡已經聚集一幫氣勢不俗的中老年人,他們正咬牙切齒般地商討起來。
雖然弘治皇帝的名聲在底層百姓群體中越來越好,但在他們官紳階層的眼中,卻是比商紂王還要可恨。
面對暴君弘治的步步緊逼,面對可能到來的災難,江南商號並不打算屈服,而是選擇了一條抗爭的道路。
按說,大明皇帝是共享太平之福的最大受益人,卻是不該對他們步步緊逼,但偏偏大明皇帝出了一個異類。
若弘治是一個志大才疏的皇帝還好,偏偏登基五年早已經羽翼豐滿,更是明著將大刀斬向了江南。
正是如此,他們現在想要化解即將到來的屠刀,最有效的方式是解決紫禁城的那位,只有讓那位皇帝死去方能迴歸共享太平之福的模式。
“好,咱們跟京城那邊通力合作!”坐在首桌的黑袍人滿臉的凝重,卻是突然做出最終的決定道。
南京左侍郎侯瓚亦在其中,原本他對加入江南商號還有所猶豫,但如今知道只有加入江南商號方能覓得一線生機。
這一夜,江南顯得更加的波雲詭譎。
除了跟北京城那邊取得聯絡和合作外,江南商號並不打算坐以待斃,而是發動自己的力量對新政令進行阻攔。
“聖人有云:唯女子與小人能養也!”
“因一個女子便滅人滿門,自古聞所未聞也!”
“若是該女子意外身死於海外,誰又能說得清楚?”
……
江南商號很快會鼓動那些大儒出來,透過他們在讀書人群中的影響,便進行輿論來阻止朝廷的這一項政令。
“如此暴政,當不從!”
江南大儒婁椋第一時間站出來,顯得旗幟鮮明地反對道。
婁椋師從大儒吳與弼,為景泰五年的舉人,雖以舉人入仕,但沒過幾年便辭官回家閉門著書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