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

歷史的車輪悄然轉動,一場顛覆大明政權的陰謀已經徐徐展開。

僅是兩日後,寧王府的太監紛紛出動,一份份喜帖由小紫禁城之稱的寧王城送出,寧王決定提前舉辦壽宴。

朱奠培在位四十四年,而今已是古稀之年,現在以壽宴的名義宴請南昌城的重要官員,還真沒有幾個敢不給這位老寧王面子的。

受邀請的江南官員除了江西巡撫和江西總兵外,便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等高階官員。

此次知曉內情的人都已經明白,寧王朱奠培將在王府設下的鴻門宴,屬於大明江西省會的南昌城即將易主。

一旦寧王朱奠培在南昌起事,而京城那邊進行配合的話,國祚一百餘年的大明王朝將會進入一場大動盪中。

弘治五年的十一月底,已經是深秋時節。

秋日的陽光透過古老的屋簷和班駁的樹影,正灑落在一條青石跟運河並行的板路上,閃爍著金色的光點。

運河邊老樹的葉子在秋風的輕撫下,緩緩變黃、變紅,宛如一幅幅流動的油畫。每當微風吹過,這些葉子便輕盈地飄落,鋪滿了青石板路,亦會落在運河順流水而去。

在蘇州城官民的送行中,金碧輝煌的皇船重新啟程,正緩緩朝著最後一個目的地而去,亦是後世鼎鼎大名的美食荒漠。

“草民恭送明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蘇州城的百姓比迎接之時來得更多,現在的蘇州城是真正的萬人空巷了,正是朝著緩緩南下的皇船跪送道。

“別了,蘇州!”身穿龍袍的朱祐樘感受到這幫百姓對自己的愛戴,亦是朝著自己的子民揮了揮手。

雖然天子朱祐樘離開,但亦給蘇州城的商人贈送了一份厚禮。

皇家錢莊此次亦是跟隨南下,只是他的使命並不是保護君主,而是肩負著一項新的使命——提振華夏經濟。

既然是要禁止白銀流通,那亦得想辦法將新銀元注入市場,而最有效的方式正是向目標群體發放低息貸款。

根據後世的經濟學原理可知,低息貸款使得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從而鼓勵企業進行資本支出和擴大生產。

這有助於提升產能、增加就業機會,並推動經濟復甦,而蘇州成為了大明王朝的一個新的試驗田。

正是弘治五年天子弘治此次南巡至蘇州,透過皇家錢莊發放低息貸款,從而成功給蘇州的經濟注入了強心劑。

單從後世鼎鼎大名絲綢大王李家誠和輪船大王陳大明的傳記,便可以知曉這個經濟抉擇的重要性,亦是華夏曆史的重要轉折點。

李家誠是蘇州城普普通通的一個絲綢作坊主,一直以來都秉持著誠信經營、質量至上的原則,在業界贏得良好的口碑。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的絲綢作坊主已經出現了兼併浪潮,透過種種手段達到兼併目標作坊。

李家誠的李氏絲綢作坊憑藉著精湛的織造技藝和誠信的經營理念,吸引了一批忠心的織工跟隨於他。這些織工們都是手藝精湛、勤勞肯幹的人,亦是李氏絲綢品質的最強保證。

徐氏絲綢作坊正是看到了李氏作坊的價值,還有李氏作坊的潛在威脅,所以便決定要吞併掉李家誠的李氏絲綢作坊。

在李家誠不知情的情況下,他以遠高於市場的價格從原東家那裡買下李氏絲綢作坊的地,而後進行了大幅度漲租。

李家誠因要趕工期守住李氏絲綢的信譽,所以被迫接受此次漲租,從而提高了運營成本。

結果半個月後,他因上了徐氏的套損失一大批貨,現在的現金鍊已經斷了,偏偏又遭到徐氏要求漲租。

面對持續上漲的租金,他深知如果不盡快搬遷到租金更為合理的地方,作坊的經營將面臨巨大的困境。

但是,搬遷所需的費用對於目前的李家誠來說,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正當李家誠為此焦頭爛額之際,他意外得知新設立的皇家錢莊推出低息貸款的政策。對他而言,無異於黑暗中的一縷曙光,溺水時的一根救命繩。

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當即前往皇家錢莊提交了貸款申請,接受命運的新安排或者戲弄。

“我真的可以從貴錢莊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