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七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

堂內靜悄悄的,顯得落針可聞。

朱祐樘端起剛剛送來茶盞,卻是知道這個事情不能追究尹直,但尹直並非真的沒有半點過錯。

這個案子參考前面三批人的丈量結果確實是人之常情,但事情既然能鬧到他這裡,亦不能真的完全相信下面的衙門。

大明治理的最大難題便是官僚集團,由於官員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者,所以他們跟百姓從來都不存在平等對話。

特別官員間存在天然的師生、同年和同鄉等關係,這裡面存在各種人情世故,導致原本好端端的政策變了味道。

以童子試為例,由於知縣跟提學官同朝為官,所以知縣所評定的縣試案首,到院試便理所當然地得到一個生員名額。

尹臺因麻煩和調查成本而不願受理這個案子,本質亦是一種嫌麻煩的惰政,終究是因為他過於相信所謂的“同僚”的結論,本質是在幫著“自己人”。

當然,這裡亦不能完全排除帥家謨並不是在無理取鬧,畢竟三個衙門均出差的機率還是相對比較低。

“陛下,老臣確實過於相信前面的調查報告,所以對案子的處理有所鬆懈!今事已至此,老臣願即刻領人重新丈量!”尹直是一個敢於認錯的官員,當即進行表態道。

帥家謨的眉頭微蹙,卻是站出來反對:“陛下,學生請陛下派隨行人員親自丈量,還草民父親一個公道!”

這……

劉瑾的眉頭蹙起,這個書生連堂堂的閣老亦不相信了啊!

只是這亦是難怪,畢竟帥家謨不僅僅是申冤,而且還是要狀告整個浙江官員的官官相護,而作為浙江總督的尹直成為最大的“保護傘”。

“尹閣老乃朕的心腹之臣,若他都無法替朕做得公平公正,那麼朕……真的成為孤家寡人了,而朕亦做不到對天下百姓事事都親力親為!雖然你口口聲聲宣稱案子有冤,但尹閣老奉朕之命前來浙江行禁銀令和推新幣,每日亦頗為操勞。因三次官府丈量均為隱田,尹閣老亦很難做到事事親為,朕相信尹閣老並無庇護誰之意,如今便這麼辦了吧!”朱祐樘心諳帝王心術,亦是幫著尹臺辯解道。

“老臣能得陛下如此體恤,死而無撼!”尹直的眼眶當即便紅了,壓抑著內心那份感動進行感激道。

這個事情的始末確實是如此!原本他作為浙江總督需要著力於推行禁銀令,但各種事情顯得千頭萬緒,讓他並不能隨心所欲地處理一些瑣碎事。

帥家謨的案子雖然死了人,但案子的核心點在丈量是否準確,而茶山經過三次的丈量算是進行了充分調查。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他才選擇拒絕受理帥家謨所遞交的案子,卻不想帥家謨將案子捅到了皇帝這裡。

所幸,皇帝哪怕到了現在仍舊對自己充滿著信任,讓他亦是有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覺悟。

“學生失言,叩謝陛下重新丈量!”帥家謨能夠感受到眼前這位皇帝的真情,便鄭重地進行叩謝。

雖然他將矛頭指向了整個江浙官場,亦是痛恨這位不肯受理自己案件的閣老,但並沒有十分肯定眼前的閣老跟江浙官員狼狽為奸。

儘管尹臺沒有王越那般的顯赫聲名,但終究是大明內閣的閣老,如今又深得皇帝的寵信,確實不至於做出這種自毀前途的事情。

現在由尹臺負責重新丈量,卻是希望這位閣老能夠秉公辦理,若是尹臺仍然判斷丈量錯誤便只能再次告御狀了。

帥家謨的心裡打著小九九,扭頭望向尹直一本正經地道:“尹閣老,學生並非是刻意針對於您,此次是就事論事。您過於相信下面的官員丈量的結果,學生這才不得不奔走鳴冤,亦是懷疑你是浙江官員的最大保護傘!”

“陛下對老夫隆恩浩蕩,今被委以重任整治浙江,又豈會跟下面的官員合謀做出顛倒黑白之事!今你雖口口聲聲稱丈量錯誤,但一切其實言之尚早!老夫雖自覺有所鬆懈,但三個衙門派出三批人丈量均為隱田,至今仍舊相信錢森他們的丈量更為準確!”尹直面對帥家謨的敵意,亦是堅持著自己的立場。

帥家謨亦是已經意識到尹臺確實受到陛下的器重,亦是同樣表明立場:“只要尹閣老能夠秉公重新丈量,那麼一切自有公斷!”

朱祐樘從來都不是一個武斷的人,並不打算在結果出來之前便早早作出判斷,所以輕輕抬手讓兩人退下去。

至於江浙的其他官員,想到他們一張張忠奸難辯的臉,他現在懶得相見。而今只想在行宮休息,然後再擇日前往西湖完成另一件重要的事。

此次南巡的終點安排在杭州,既是因為地理因素所決定,亦是有著一個十分重要的安排,甚至是改變整個華夏社會。

杭州的天空顯得變幻莫測,上午是豔陽高照,中午是烏雲密佈,而下午則是露出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由於皇帝南巡至此,整個杭州城顯得十分的熱鬧。

得益於朝廷開海,而杭州作為江浙的行商,卻是成為最大的受益城市之一,已經隱隱有趕上蘇松的趨勢。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隨著帥家謨攔駕告御狀的事情傳開,整個杭州城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