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氣氛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外界對軍機處的解讀是皇帝的帝王權術,透過內閣和軍機處兩方力量相互制衡,令皇帝的權力最大化。
朱祐樘其實沒有這種想法,且不說現在一切權力都落在自己手裡,成立軍機處的意圖僅僅是希望國家能夠制定更加嚴謹的軍事戰略。
在敲定不將戰事延伸到滿都海那裡,僅僅清剿亦不剌因部的目標後,軍機處的三人亦是陸續進行表達各自的看法。
靖國公趙承慶是一個謹慎的人,指著滿都海的西蒙古地盤:“陛下,滿都海跟亦不剌因即便交惡,出兵恐怕亦不會用全力,大概只是做做樣子!”
朱祐樘端起剛剛送過來的茶盞,顯得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張永深知人心隔肚皮,亦是表達自己的看法:“夜部的情報雖然證實亦不剌因早有自立為汗的野心,但亦不能完全斷定滿都海跟亦不剌因已經交惡,穩妥起見不宜倚重滿都海!”
“咱們大明圍剿亦不剌因,自然不應該指望滿都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是她亦不太可能因圖謀汗位的亦不剌因跟大明公開交惡,此次她如果屯兵於西,便可減輕我們大明徵討的壓力,咱們只需要顧及其他三個方向即可!”王越更顯老謀深算,亦是發表自己的觀點道。
朱祐樘輕呷了一口茶水,顯得欣慰地望了一眼王越。
雖然王越下江南的整體表現不如尹直,但在軍事造詣上,卻已經是冠絕整個大明。
靖國公趙承慶看到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便將目光落到東邊道:“朵顏三衛和海西四部近年來一直很聽話,此次是該他們有所表現的時候了!憑著他們的實力,雖然不能完成清剿亦不剌因部的任務,但亦能幫我們對亦不剌因部的東面施予壓力。”
隨著大明王朝有效的外交政策,亦不剌因其實就是一個孤立的匪首,大明王朝擁有絕對的實力擊敗於他。
不論是亦不剌因部的東面,亦或者是亦不剌因部的西面,其實都是大明王朝的盟友。
“咱們大明北邊兵強馬壯,若是糾結各方力量自然可輕鬆擊敗亦不剌因,但咱們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這北面需要著重考慮!”王越的眉頭微微蹙起,卻是伸手指向漠北道。
張永的目光跟隨著落向北面,亦是深以為然地點頭:“蒙古大草原過於遼闊,一旦亦不剌因部打定主意北遷,咱們的大軍不好深入漠北!當年太宗坐擁雄師百萬,雖揮師五次征討漠北,然效果並不甚理想,反倒耗費了太多的國帑!”
大明王朝的整體戰力一直都在蒙古之上,只是打仗從來都不是單純戰力的比拼,而是各種戰術的靈活運用。
蒙古人在偷師《孫子兵法》後,亦是將“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運用到極限。
他們利用自己的機動力能夠,在大草原不斷創造出以多打少的區域性戰場,一旦明軍大部隊過來便開跑。
朱棣時期的大明軍隊可謂冠絕天下,只是頭三次北征還能有成果,後面兩次人家壓根不跟明軍正面進行碰撞。
大明即便增加兵力打算以十倍圍之,但人家是聞風而逃。
行軍打仗需要的是精糧,特別提升馬匹的運動量,吃的精糧更是成年男子的十天量,出動一次便是一次巨大的損耗。
正是如此,他們固然可以效仿朱棣那般出動幾十萬大軍征討亦不剌因部,但不得不考慮亦不剌因部打定主意舉部北遷的糟糕情況。
一旦人家北遷了,不說根本無法完成殲滅目標,亦會白白浪費一筆天文數字的糧食,而這會成為大明的財政負擔。
朱祐樘並不希望此次僅僅是一個找回場子的復仇,捏著茶蓋輕潑著滾燙的茶水道:“北面自然要防,甚至可以考慮他們會這樣做!朕成立軍機處,此次將你們叫過去,除了跟你們相商征討亦不剌因部的方略,亦是希望你們軍機處能夠打響第一炮!”頓了頓,便將目光落到張永身上:“張永,朝野對你的非議最大,所以朕希望你能在這一戰好好表現!”
問題永遠不可能避免,現在自然還得著手於解決,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始終是人。
朱祐樘深知自己知識的侷限性,只是自己是大明的皇帝,天下的人材皆為自己所用,所以問題自然是要交由軍機處去想辦法了。
大明現在最大的依仗是國庫充足,不僅培養出能征善戰的軍事人才,而且已經擁有出關作戰的能力。
只要他們的戰術運用得當,憑著大明王朝如今的軍事實力,卻未嘗不能全殲亦不剌因部,從而大大削減蒙古的整體實力。
雖然他現在娶了北妃,跟北妃還有了孩子,但滿都海都不可能放棄圖謀中原,自己又怎麼可能真放棄蒙古的版圖呢?
正是如此,他這個皇帝只需要決策正確,而想辦法的事情可以移交給新成立的軍機處。
“奴婢定不負陛下所望!”張永想到自己進入軍機處所遭遇的非議,亦是鄭重地表態道。
王越和趙承慶亦是想到了自己的責任,作為軍機處的第一屆成員,他們亦是有義務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軍事能力。
在這種探討的氛圍中,征討亦不剌因部的方略一點點敲定,在真正制定戰略環節的時候,無關緊要的宮女被勒令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