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

萬安等人的頭皮瞬間炸裂,宛如看怪物般望向朱祐樘。

在他們都想著該如何實現吏治,如何教化百姓學習丈量法的時候,結果眼前這位帝王卻直接跳出了這種思維慣例。

帝之一棍,卻是沒在懲罰好人,而是結實地落在真正的壞人身上,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七寸之處。

一旦這些“刁民”做了隱田之事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吞下一個三代無法考取功名的惡果,無疑是要比之前想著該如何預防好上太多了。

什麼是神醫,這種直擊病根才是真正的良方。

朱祐樘卻是渾然不覺刁民冊多少精緻,畢竟這種失信人制度在後世十分的常見。

像富人拒絕納稅,國家自然就要被剝奪他們乘坐飛機、高鐵的權利。現在富戶想要隱匿鹽田,不僅可以剝奪入仕的權利,而且亦可以勒令不許乘轎、騎馬。

其實刁民冊最恐怖之處還不是剝奪他們入仕的權利,而是他們將會跟普通百姓那般承擔徭役的義務。

北宋的政治家司馬光總結得很好:有因役而亡者,無因賦而亡者。

這裡的役自然是指徭役,“遣千人入山,五百出山”的重要參與和死亡人員,正是大明的服徭役者。

這些富戶即便再有權有勢,既然被朝廷剝奪考取功名的權利,那麼就不能再以讀書人自居,自然就要乖乖服徭役了。

但,服徭役可是要死人的,他們細胳膊細腿的死亡可能性更高。

為什麼從成化中後期開始,特別成化帝身心疲憊的最後幾年大明的人口呈下跌的趨勢呢?

正是這時期官紳階層大肆兼併土地,由於大量百姓無賦役者,普通百姓的徭役加重了,以致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只能逃籍到有功名的人家為奴為婢,從而陷入一個惡性迴圈中。

朱祐樘一直都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但大明朝廷日常運轉需要財政支援,而朝廷兩千六百石的糧稅還得依仗官紳階層。

若自己不從鹽政先搞到一些本錢,不將自己的京軍練好,草率放狗下去必定只有兩種結果:那隻狗吃飽搖著尾巴昂首而歸和被人亂棍打死。

之所以現在丟擲刁民冊,一則是灶戶的富戶是軟柿子;二則是鹽政的事情處理完畢,是時候著眼於糧稅;三則現在丟擲的時機剛剛好。

真正能夠隱匿鹽田的刁民從來都不是普通百姓,既然這幫富裕的灶戶享受帝國帶給他們福澤的同時,卻還想挖空心思竊取帝國的鹽利,朝廷又有什麼理由不懲治呢?

敢於站出來替他們說話的官員,他哪怕直接讓人拖出午門杖斃,其他官員亦不敢指責自己的不是。

朱祐樘感覺到眾臣子的氣氛不對勁,頓時懷疑是自己的步子邁大了,不由得微微蹙起眉頭道:“此法不可行?”

“此法大善!”

“陛下英明,百姓之福也!”

“臣等茅塞頓開,醍醐灌頂!”

……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紛紛回過神來,在驚歎這位帝王的無雙執政智慧的同時,亦是急忙進行表態道。

這哪裡是什麼刁民冊,分明是一個索命薄。

若是此冊頒佈,以後哪個官紳之家敢再行隱田之事?

一旦他們被查出來的話,足足三代都不可能再有出頭之日,更是直接消失於士紳階層之中,這個後果單是想一想都讓人毛骨悚然。

徐瓊很想狠狠地拍馬屁,但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詞窮了,腦海只有“陛下,牛逼”,但這話偏偏不能說出口。

堂堂的禮部尚書詞臣了,刁民冊的衝擊力可見一斑。

朱祐樘看到大家的反應良好,當即便一錘定音地道:“既然眾卿沒有異議,那麼事情便敲定下來!各個衙門相互協調,禮部刊印《初級幾何》發放給各地的灶戶,吏部於每個分司衙門增設幾何教諭一名,刑部重造公尺行於地方衙門,各級衙門設工部公尺石供百姓借鑑,戶部……造灶戶刁民冊頒佈於全國,凡入冊者免除功名,三代不得參加科舉,不得乘轎、乘馬出行,徭役不得僱人代替!”

啊?

對前面的事項,在場的官員都能夠接受。

只是提到徭役之時,很多人不由得瞪起眼睛,怎麼突然扯到徭役了。

不過很快他們又想通了,既然入冊者都已經沒有了功名,又不能再參加科舉考試,自然已經不能再屬於讀書人了。

但……好狠啊,幸好自己是在朝廷的優免之列,不然小心肝恐怕都要跳出來了。

呼!

劉忠長吐一口濁氣,明明眼前只是一位十八歲的年輕帝王,卻是突然生起一種“自己太年輕”的感慨。

“臣等領旨!”吏部尚書李裕等人知道天是真的變了,顯得恭恭敬敬地拱手道。

可想而知,這個刁民冊一經頒佈,受驚的恐怕不僅僅只是那幫不法灶戶,還有全國隱匿田產的官紳們。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