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內,檀香嫋嫋升起,若有若無地環繞在廳中,卻掩不住空氣中那股凝固般的緊張。李清歌立於廳中,目光直視著不遠處慵懶倚座的上官臨風,兩人之間彷彿有一道無形的火花在無聲地噼啪作響。
李清歌想起仍在楚王府等候的方茵,那小女孩此刻肯定憂心忡忡,兩隻手絞在一起,纖細的肩膀不時微微顫抖,顯然強忍著淚水。
“王爺把我請來,就是為了讓我看著一個哭紅眼的小丫頭?“李清歌毫不客氣地開口,打破了室內的沉寂,語氣雖然生硬,手卻是輕柔地撫過方茵的髮絲,這份溫柔與話語中的尖銳形成鮮明對比。
上官臨風並未因她的直白而動怒,眼眸中反而閃過一絲欣賞之色,嘴角微微上揚:“神探果然是直來直去的性子。方茵,把你父親的東西拿來給李姑娘看看。“
方茵連忙從繡著牡丹花紋的荷包中取出一塊手帕,雙手恭敬地遞給李清歌:“這是我父親最喜歡的手帕,每日不離身的。昨日在城南的一家客棧裡找到的。“
李清歌接過手帕,只覺手感柔軟,布料精良,邊緣繡著西域特有的花紋,顯然價值不菲。她指尖剛一觸及,腦海中便如潮水般湧入一股強烈的情緒焦慮、驚恐,還有深埋心底的愧疚。這些情緒如此鮮明,幾乎讓她窒息。這手帕必是方遠日日不離身的貼身之物,情緒印記格外深刻,難怪感知如此清晰。
她閉上雙眼,凝神靜氣,感知這塊手帕上殘留的資訊。碎片般的畫面在她腦海中閃現——一位中年男子站在窗前,不停地向外張望,眉頭緊鎖;他懷中抱著一個精緻的木匣子,手指不斷摩挲著匣子上的紋路;他在房間內來回踱步,眼神中充滿了緊張與警惕……
“你父親曾在一家叫'福滿樓'的客棧落腳,“李清歌緩緩開口,眉頭緊鎖,語氣中透著一絲凝重,“他很警覺,不停地往窗外張望,似乎在等人,又像是在躲避什麼人。他帶著一個木匣子……裡面裝的不是什麼珍寶,而是……“
李清歌猛地睜開眼,瞳孔一縮,一股寒意從脊背升起。那木匣子中的氣息令她驚心動魄,隱約間她感知到了殺機與秘密交織的氣息,遠非什麼珠寶玉器。那是某種足以讓人不惜性命也要守護的東西。
“而是什麼?“上官臨風凝視著她,目光如刀,銳利地想要刺穿她的偽裝,看穿她所有的感知。
李清歌與他對視一瞬,目光隨即飄向天真無邪的方茵,輕咳一聲道:“這裡不方便說。“她彎下腰,對方茵溫聲細語地說道,“小丫頭,我需要和王爺單獨談談。“
方茵雖然不捨,眼中滿是期盼與不安,卻懂事地點點頭,由一旁早有準備的侍女領著離開了大廳。
待方茵的身影消失在迴廊盡頭,李清歌的表情驟然冷了下來,眼神如同淬了冰:“王爺早就知道方遠帶著什麼,對吧?“
“說說你的感知。“上官臨風並未正面回答,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既像是試探,又像是驗證。
李清歌冷笑一聲,毫不掩飾語氣中的譏諷:“兵器圖紙,還是邊關密報?那木匣子裡的東西,絕非什麼尋常寶物,而是足以讓人殺人滅口的秘密。“她緊盯著上官臨風的眼睛,一字一頓道,“王爺這是打算拉我下水?“
上官臨風的神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恢復了那種慵懶自若:“李姑娘眼光如炬,不愧是京城第一通靈神探。“他輕撫衣袖,緩緩站起身,語氣變得嚴肅,““方遠表面是西北大族商人,實則是朝廷兵部的密使,官拜侍郎,已為朝廷秘密效力十餘年。此次他奉命帶來一份極為重要的邊關軍備調動密函,卻在即將抵達本王府時突然失蹤。因其真實官職不便公開,即便在朝中,知曉他兵部侍郎身份的人也寥寥無幾,大多隻知他是西北富商。“
“所以這不是什麼商賈交易,而是……“李清歌心中一凜,猛然意識到自己捲入了什麼,“你在利用我?“
“西北大族世代為國鎮守邊疆,方遠出身於這樣的家族,因熟悉邊關事務被朝廷任命為兵部侍郎,明面上經商為掩護,暗中與邊關楊副將保持聯絡,負責軍情傳遞。“上官臨風聲音低沉,站在窗前,背對著李清歌,“近來邊關不寧,有人暗中勾結外族,圖謀不軌。方遠冒險將情報帶來京城,卻在快到王府時失蹤了。“
李清歌譏諷地笑了,聲音中滿是嘲弄:“王爺深夜造訪寒舍,倒是費盡心思。莫非是擔心我若知道真相,不肯相助?“她目光冷冽地掃視著富麗堂皇的內廳,“說得冠冕堂皇,不過是利用我替你尋人罷了。若出了事,王爺自可全身而退,我這平民百姓卻要承擔所有後果。“
“你大可拒絕。“上官臨風不慌不忙地轉過身,為自己斟了杯茶,又倒了一杯遞給李清歌,姿態優雅從容,“只是方茵那孩子,確實可憐。若無人相助,只怕她此生再難見到父親。“
李清歌接過茶杯,卻沒有飲下,只是盯著嫋嫋升起的茶氣出神。半晌,她輕嘆一聲,似是下定了決心:“福滿樓在哪裡?“
“城南三里地,臨近玄武門。“上官臨風回答得極快,顯然早有準備,“客棧背後靠著一條小巷,臨近一處廢棄的古廟。“
“我需要親自去一趟。“李清歌放下茶杯,語氣堅決,“不過,先說好,這次我只是為了那個小丫頭,與王爺無關。若有閃失,王爺休想我為你保密。“
上官臨風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李姑娘這是何意?本王不也是為了方茵著想?一個無辜的孩子失去父親,豈不令人心痛?“
“是嗎?“李清歌嗤笑一聲,眼中滿是不信,“我看王爺更關心那份密函的去向吧?人命與國事相比,孰輕孰重,王爺心裡比誰都清楚。“
上官臨風沉默片刻,眼神逐漸變得深邃,終於露出一絲真實的神情:“李姑娘當真聰明。不過,救人與尋密函並不衝突,不是嗎?若能救出方遠,既能團圓父女,又能保全邊關安危,豈不兩全其美?“
“隨你怎麼說。“李清歌站起身,整了整衣袖,目光銳利,“我這就去福滿樓查探。王爺若要同行,便換身便裝,別穿得招搖過市,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王爺。一個通靈師帶著個王爺上街,不出一個時辰,全城都會知道。“
上官臨風愣了一下,隨即失笑:“李姑娘這張嘴,當真是不饒人。“
“彼此彼此,“李清歌毫不客氣地回敬,“王爺這張嘴,不也是花言巧語,哄得小丫頭一把鼻涕一把淚?“
上官臨風不以為忤,眼中反而閃過一絲讚賞:“本王去換身衣服,片刻就來。“
不多時,上官臨風換了一襲素色青衫,烏髮簡單束起,玉冠換成了一枚普通木簪,倒像個尋常的富家公子。雖然衣著簡樸,但那與生俱來的貴氣卻難以掩飾,舉手投足間依然透著一股優雅從容。
李清歌見他如此,撇了撇嘴:“勉強湊合,至少比那一身騷包的錦衣要強些。“
上官臨風微微一笑,並不與她爭辯,只是吩咐下人準備了一輛普通的四輪馬車。
馬車緩緩駛出王府,向城南方向行去。車廂內,李清歌不斷把玩著那塊手帕,試圖感知更多資訊,眉頭緊鎖,全神貫注。
“你這通靈之術,到底是如何習得的?“上官臨風突然開口,打破了車廂內的沉默。
李清歌抬眼瞥了他一眼,語氣冷淡:“王爺突然關心起我的身世來了?“
“好奇而已。“上官臨風目光閃爍,透著幾分真誠,“京城中號稱能通靈之人不少,卻都是些江湖騙子,靠著三言兩語騙人錢財。唯獨你,似乎真有幾分本事。“
“師父所傳,與王爺無關。“李清歌語氣生硬,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顯然不願多談。童年的那段黑暗記憶,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痕,輕易不會向人提起。那位遊方道士救她於水火,教她通靈之術,原是為了讓她能自保,卻沒想到最終她用這本事,找到了害死父母的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