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一說法。
叫做:左韋馱,右伽藍。
在佛教當中,第一護法神就是韋馱菩薩。
他是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大神將之一。
位居三十二位神將之首,負責護持佛法、保護修行者。
如果非要在道教中找個護法神對比,其在佛教的地位相若於王靈官。
關羽作為伽藍菩薩,能夠與韋馱菩薩齊名,自然神力不會相差多少。
關於關羽如何成為佛教伽藍,其實說來很複雜。
最初,關二爺在民間的“形象”並不怎麼好,被人們稱為“關妖”。
其主要原因是,關二爺橫死之後化為了厲鬼。
當時,關羽死後不久,曹操因病去世,呂蒙也暴病而亡。
這二人正是導致關羽之死的關鍵人物。
據歷史學家考證,當時關羽死後荊襄地區還可能爆發了瘟疫。
因為史載呂蒙、甘寧、孫皎、蔣欽等一眾東吳將領皆死於同年,民間傳說這是關羽復仇。
這更加深了荊襄百姓的恐懼感,懼怕關羽死後危害人間,不得不建廟祭祀。
也確實,陳雲曾經聽關二爺說過其在成為佛教伽藍菩薩之前,乃是赫赫有名的“鬼王”,似乎驗證來了這一點。
那麼,關二爺是如何從人到“關妖”,又轉變為佛教伽藍菩薩的呢?
這件事要追溯到隋朝。
當時漢傳佛教天台宗四祖智顗和尚,被人認為是釋迦佛轉世,世人皆稱其為“東土釋迦”。
隋開皇十二年,智顗大師回到故鄉荊州,於當陽縣玉泉山創立玉泉寺。
埋葬關羽身軀的關陵就位於玉泉山下。
這給了關羽成為佛教護法神——伽藍菩薩的機會。
據南宋僧人釋志磬著《佛祖統紀》記載:智顗大師來到玉泉山,見當地山明水秀,因此想在當地建立精舍、講經說法,他拜謁了關陵之後上山發現山頂有一深潭,想要建立寺廟,必要將水潭填平,對此他無計可施。
當夜,智顗大師正在禪定,忽然風雲變色、天地晦暗,天空出現各種妖魔現象,並且,各種刀劍炮矢如雨般的落下,並傳來陣陣悽慘凌厲的喊聲:“還我頭來……”。
這樣的景象持續了七日,智顗大師不為所動,他知道這是關羽現身。
後智顗大師開口說:“你所做的,不過都是罪業罷了,倚仗著自己剩餘的福報,貪戀世間的一切而不懺悔,有何意義?你想要你的頭顱,那你戰場所殺之人向誰申冤?”
智顗大師說完之後,各種妖象消失了,關羽也現了真身。
關羽向智顗大師說自己本欲興復漢室,卻被人謀害,心有不甘,死後化成厲鬼。
關羽得知智顗大師要在此建立道場弘揚佛法,於是讓大師只管再禪坐七日,七日後即可完工。
七日間,關羽劈開山峰將水潭填平,並運來沙石木料,建立了一座莊嚴靜秀的廟宇。
智顗大師入住其內,開始引領信眾演說佛法,關羽也經常來聆聽**。
一日,關羽對智顗大師說:“弟子今日獲聞出世間法,願洗心易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
智顗大師授予關羽三皈五戒,使其成為一位真正的佛家弟子,也成為一位護持佛法的大護法神。
隨著佛教的傳播,關羽伽藍菩薩的形象逐漸從荊襄地區走向全國,開始廣為人知。
這就是關二爺從人變成佛教伽藍的一個經過。
也就是說,如果智顗大師當真是釋迦佛轉世,關羽其實是佛祖弟子。
正因為佛教給了關二爺“正名”的機會。
在隋唐時期,其名聲越來越好,甚至被官方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