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帝背後有了世家支援,又被世家的鬼話捧得分不清大小王,便做了世家的手中刀,與太后爭權。
這是正常的。
舒姣也好,太后也罷,早有預料。
但她倆並沒有在元平帝剛崛起時,就一棍子把人打死。
而是示敵以弱,跟他們玩了起來,讓元平帝和世家忽然就有了種——
或許~
能把太后打趴下的錯覺!
正如太平侯所想,雙方你爭我奪,大半年不見消停。
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每次雙方折損人手的時候,都必然會帶走幾個皇室宗親一塊兒退場。
到年底,一道八百里加急的訊息傳入宮中——
益州有匪鬧起義了。
自稱“明家軍”,坐擁幾座山頭,到處劫過路商客的貨、錢,甚至還和益州軍發生了幾場械鬥。
人家有馬有兵器,看著可一點兒都不像偶爾鬧起來的草臺班子。
此訊息一出,世家迅速借題發揮,順便誇大其詞。
他們當朝上奏說是天下百姓不服太后教化,希望太后迅速還政給元平帝。
還說要是太后繼續掌權,則天下難安……
總之,怎麼嚴重怎麼說。
太后提拔的寒門學子,則站出來替太后說話。
雙方爭吵不休,就差直接在大殿動手了。
而太后,從始至終只安靜聽著朝臣對自己的批判,肅殺的眼神之下藏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站在她身側的舒姣唇角微勾,眼眸輕轉。
二人眼神對上,品出了對方的意思——
不容易啊!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這麼多個月的示弱,不就是為了讓這群人有信心幹掉她們,有膽子跳出來跟她們作對,方便她們一網打盡嗎?
眼下!
時機到了!
想想還真是有點兒興奮呢~
舒姣當天壓根沒回太平侯府,讓憂心忡忡的太平侯夫妻倆,想找她說話都找不到人。
“太后。”
舒姣將剛寫下的名單遞給太后,“這便是方才提議您還政給皇上的所有大臣名字。”
“還不少啊。”
太后掃一眼名單,輕“嘖”一聲,“不知道劊子手夠不夠用,要不要先多準備幾個?人手都準備齊全了嗎?”
“人手和證據都準備齊全。”
說到這個,舒姣都能捂著自己的良心說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