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章 大局(感謝盟主潘少520)

西晉王都,政事堂。

晉王坐於上首,正與諸臣商議各地官軍調任駐防事宜。

兵部尚書奏道:“今年以來,涵陽關守軍屢被徵調,都未能足額補充。涵陽關乃是西域要衝,軍備不可輕忽。臣以為,當從臨近地域調撥軍隊,再自當地大戶中徵調私軍家丁,以為補充。”

左相道:“朝廷現在能戰之軍基本都調往北方,西域附近地方上現在只有一些老弱之軍,軍備鬆弛,調去涵陽關也是無用,反而浪費糧餉。因此當徵調左近私軍,以及當地大戶家丁為主。”

戶部尚書許拱出列,道:“現在國庫空虛,想要徵召當地私軍也要給相應補償,這銀子從哪裡出?再者,涵陽關外現在有定西節度使衛淵衛大人鎮守,是為西域第一屏障,涵陽關的作用已不如年初時那般緊迫。故微臣以為此事不妨放緩,先編練新軍,等國庫充裕後再行徵調私軍為宜。”

晉王面無表情,沒有一絲笑意。

徵調大戶私軍充入官軍,在過去是常有的操作,歷史上曾經幾次為西晉續命。按慣例,徵調私軍雖然是要給補償,但只是象徵性地給一點。比如十名私軍本來要十兩仙銀,但徵調時基本上只會給半兩。這種徵調,實際上等於是讓大戶們納捐。

涵陽關一帶一向是許家勢力範圍,所有大戶和許家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徵調私軍其實就是相當於從許家身上割肉。新任戶部尚書許拱說這話,其實就是許家根本不想掏錢補上涵陽關的缺口。

政事堂諸公都是積年的狐狸,哪還能聽不明白他的意思?不過許拱說的也沒錯,有衛淵的青冥在前面頂著,涵陽關的兵多點少點都無所謂,衛淵發展得好,他許家也能在後得到蔭庇。衛淵被巫族打垮了,還有涵陽關在,巫族也打不過來。

總而言之,只要有涵陽關在,許家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就在此時,忽然有內官疾行而來,將一份急報交給了晉王。晉王拿起一看臉色先是微變,隨即恢復如常,道:“這是西域來的急報,大家都看看吧。”

急報上寫著,馬匪戰天幫突襲涵陽關,殺入關城,定西節度使衛淵隨即遣發大軍剿匪,現在雙方正在涵陽關關城內激戰。涵陽關守軍全軍覆沒,新任鎮守使、副使許春元、範東和等人生死不明。

這份奏報在一眾政事大臣間一一傳閱,政事堂內一片寂靜。

許拱再次出列,高聲道:“這衛淵狼子野心,越界剿匪,分明有不臣之心!請聖王下旨,即刻調遣大軍,將衛淵緝拿進京!”

九門提督呂中直卻道:“此事實在蹊蹺,不可貿然行事。定西節度使身在西域第一線,如若出了紕漏,那西域門戶大開,巫族必定又會長驅直入。現在涵陽關情況不明,萬一讓巫族進了寧州內地,那就是天大災禍。臣以為,當首先派遣欽差前往西域查明真相,然後再做定奪。”

這是老成之見,眾大臣紛紛附議,許拱和另兩位許家人也是無可奈何。

其實誰都知道這是衛淵開始了報復,只是都不說而已。只不過眾人都是心中凜然,誰都沒想到衛淵居然回來了,而且一回來手段就是如此激烈,於是在心中把衛淵的危險級數悄然上調了幾個級別。

大家還有一件事心照不宣,征討衛淵?拿什麼征討?

此時涵陽關已經盡落衛淵之手。

一些戰天幫服色的人正是關城內各區活動,主要是最破最舊的幾區。他們對聚集在這裡的無數流民道:“西門已開,出關後不遠就有人放粥,還不快走?”

這些戰天幫幫眾都提著碩大揹包,從裡面掏出一個個饅頭分發下去。饅頭很小,只有半個拳頭大,但本來餓了數日、已是奄奄一息的流民們吃下饅頭後,居然奇蹟般地有了力氣,一個個滿面紅光,向西門奔去。

這些饅頭裡面都摻了點行軍丸的藥粉,吃下後體力大增,能長途跋涉。

涵陽關此時四門大開,完全不限制流民進出,且西邊有人施粥的訊息在所有流民中傳開。於是流民就出了西門,一路遠去。

在涵陽關居民和大戶眼中,現在城內形勢詭異,衛淵的軍隊被馬匪打得困守四門,龜縮不出。

城裡到處都是戰天幫馬匪,他們驅趕了衛淵駐守軍營計程車卒,然後將幾萬守軍全部俘虜,押解出關,就此不知去向。

整個涵陽關都受到了洗劫,關中十之六七的大戶家裡都被洗掠一空。衛淵的官軍以掃蕩馬匪為名先洗劫了一波,然後戰天幫馬匪又以借糧為名再來了一波。

關內軍械庫、府庫、糧倉等全被封鎖,大車一車一車地往關外拉,也不知道這些車是誰的。

戰天幫在關城裡搶掠了一整天,直到衛淵後續增援趕到,他們才出關退走。而衛淵也沒多作停留,第二天也撤出了涵陽關,返回界域。

直到衛淵走後半日,城中的大小官員才從各個角落裡冒了出來,急忙跑到鎮守府表忠心,卻發現鎮守府已經付之一炬,幾位鎮守使都是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