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三章 鄉情社會

和現代終於擁有自己第一輛車的小年輕差不多,既興奮又緊張。

緊張無他,新手上路在所難免。

又一想坊間傳聞,有不少應試舉子,就是在荒無人煙的野外,被驟然發狂的馬顛下,然後一命嗚呼了。

劉辰星愛財,但她更惜命,於是不顧多住一晚就得多花一百九十二文房費,仍舊生生多留了三天,跟薛氏兄妹在城外苦練三天騎馬,總算能踩著馬蹬爬上馬,再拉著韁繩控制小棕馬“嘚嘚”上路了。

兄妹倆有馬騎,總不能讓劉千里這個當阿耶的走路,但再買一匹馬顯然不經濟。

劉辰星一思索,就道租實在。

旅店老闆是個會做生意的,養的有馬有驢,專供住店旅客租用。

馬和驢,正是時下最主要的兩種坐騎。

馬自然比驢高一等,但劉千里同樣不會騎馬,驢駕馭起來更穩當,價格也肯定較低,就欲租驢一頭。

卻見店主站在大廳裡笑眯眯的道:“既然是劉解元要憑驢,當然得最低價憑之,一頭驢每行二十里,五十文租錢。”

州城到青陽縣,相距一百八十里。

每行二十里,就得五十文錢,那騎回去不就得四百五十文!?

再加五十文,就可以購一匹馬了。

劉辰星臉上微笑,心裡卻已腹誹店主黑心,正欲婉拒,忽然記起朝廷法律是有一項規定:“驢一頭行二十里,功錢五十文。”

如此,旅店老闆倒真是明碼標價,沒有誆她。

看著價格等於買一匹馬的租金,劉辰星不由無奈一笑,在古代生活了十三年,也不知可是一直生活在能自給自足的鄉下,沒有來處處都需要錢帛的城市,她總是下意識的用現代思維行事。

不過算一算買一匹馬還得買馬具,一套下來至少一貫半。

而家裡有牛,驢價位也不像馬從半貫到千金不等,一般都在兩三貫左右,若買了驢再賣也折騰,萬一砸在手裡多的也去了,便與劉青山一商量,不顧劉千里捨不得近半貫租金,還是憑了一頭驢給當坐騎。

一切備齊,又見薛程還要留在州城會舊友,這就與薛程約了上京時間,爺仨便分別騎著二馬一驢歸家了。

從四月初出發,到現在端午都過了,爺仨著實想家了。

一想到馬上就要回家,心情都甚是激動,出發這天起了一個黑早,捱到天亮開城門,就趕在第一波人潮出城了。

不過兄妹二人馬技生疏,比半吊子都還差上一截,女子又不像兒郎皮粗肉厚經摔,劉辰星很是小心翼翼地拉著韁繩緩行。

是以,雖是騎馬,卻和行路的腳程差不多。

至於什麼縱馬馳騁,衣袂飄飄,實在是想象太過美好,一天騎馬下來,顛來顛去,頭上還頂著炎炎烈日,等到入夜投宿官道邊的旅店休息,已是霜打的茄子蔫了,躺在榻上動也不想動一下了。

什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根本就是這古代行路,到哪裡都是難於上青天。

好在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從苦日子開始過的,劉辰星適應能力不差,也是多年生物鐘養成的習慣,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劉辰星也照常練字背誦完,和父兄一起在旅店食了現成的朝食,就騎馬上驢繼續趕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