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聖龍十年農曆八月初一,在關中乃至京城長安因逢大旱糧價瘋漲、民怨四起之際,由魏王古仲夷負責、三司主力調查的太倉糧儲損耗巨大一案,從女皇正式下令調查不過兩天一夜,就有了重大發現,至少太倉一案几乎有了定論,剩下的只是到底會再牽扯出哪些人,有多少是王公,又有多少是重臣。

太倉水深,眾所周知。

不說朝廷官員,就是每年進京趕考的各州舉人士子,他們因為平時少不了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議論政事,加之縣試、州試、省式,以及今年才確立的殿試,都有關於時務策的考試,他們對太倉乃至諸州縣各大正倉存在問題大多知道。

朝廷對此自不會無動於衷,幾乎每年都會派朝中重臣調查,卻是年年無功而返,甚至有些調查出太倉個別官吏存在不當行為的,之後不說遭遇不測,卻有不少被翻出了短處遭至貶責。

一兩次還可能是巧合,次次都如此,就不難讓人深思了——太倉水深,查不得。這樣久而久之被派往查太倉的差事,成了人人避之不及,最後被派去的也多是無背景無根基的官員。

這次關中大旱,長安受到極大影響,太倉又遲遲拿不出糧食平穩糧價或賑濟,為了平息民怨,也是女皇震怒了,這才有出動魏王及三司調查。

可見這次女皇是動真格了,太倉這次怕是不死也要脫半層皮,估計得有一半的官吏下馬,這也才不枉魏王和三司出馬,更能給長安百姓一個交代。

滿朝文武乃至長安城裡的舉人士子們,都知道也就這一兩個月了,朝廷必要出大震動,卻誰也沒想到短短不過兩天一夜,魏王他們竟然就有重大發現?

並且已經寫了奏摺,在女皇正式下令的第二天中午,就快馬加鞭從禁苑呈到御案上了……?

天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何況還在長安城?

劉辰星寫的奏摺,甚至才出了禁苑,就有風聲跟著一起傳了出去。等奏摺呈到女皇的御案上,幾乎大部分朝臣都知道了。

大家第一反應,這個訊息八成是假的,又或是上的奏摺並非是太倉的調查結果,待再三確定所得到的訊息無誤時,的確乃魏王一行人上的太倉調查結果,他們仍是不相信,只不由得深思了起來。

看來魏王隨著而立之年越發近了,爭奪皇位的野心也漸盛,他人開始坐不住了,於是乎這份奏摺就被看成了是魏王想要邀功。

生出這個念頭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認為魏王實在是太過沖動,就是想掙功勞,也不是這個掙法,太倉水有多深,牽扯多少王公大臣,豈是一兩天就能查到的,他魏王再是天皇貴胄或天之驕子,也當用一個月時間再調查出結果,還能勉強說得通。

貪功激進,就成了這一撥人對魏王的看法。

還有一些人想的深遠了,他們對魏王接觸也比較多,認為魏王不會是如此出昏招之人,哪怕晉王又重新得勢,也不該如此莽撞行事,明擺著兩天不可能查出太倉有什麼問題,除非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管大家怎麼想魏王,都還是一致認為兩天一夜根本查不出什麼。

是以,初時震驚之後,大家只靜觀其變,看魏王和三司如何善後。

緊接著就傳來了女皇雷霆震怒的訊息,第一個念頭還是想著魏王這次遭殃了,成了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然後這個念頭還沒轉完,奏摺上的內容就傳了過來,大家頓時震驚到無以復加。

什麼!?

魏王他們是真的就用了兩天一夜便查出太倉一眾官吏的重大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