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呂小樹不得不拋下徹夜纏綿,尚熟睡夢美的嬌妻,去參加五日一次的朝會。
之前,呂小樹雖然官職不小,卻常為帶兵武將,奔波於城外軍營,丁原免他辛勞,讓他有事上紙奏對即可,倒是讓他落得清閒。
東漢朝會不像後世明、清時代,每日半夜凌晨就要起來,日日如此,人人相同。漢時朝會一般五日一次,除非特殊情況,有皇帝宣召。時間也沒有那麼早,一般都是辰時開始。
眾臣左右分列三列,第一位乃是三師、三孤,即太師、太傅、太保和少師、少傅、少保。第二一般為諸侯親王,第三才是文臣武將。一般都是文上武下,分左右而列。俸祿非兩千石,不得入內。
三公卻與眾臣不同,位於眾臣與皇帝之間。呂小樹官拜驃騎大將軍,位同三公,入殿時,被太尉朱儁拉著正坐於大殿左側,司徒盧植、司空楊彪為於右側。
禮鐘鳴響,宦官唱喝,皇帝方自姍姍來遲。
皇帝只有九歲,這一世沒有董卓在側,倒也過得舒心許多。
呂小樹隨眾臣起身行禮,高呼萬歲。
讓他意外的是,對皇帝行禮竟然不像他曾今看多的電視劇,只須躬身作揖,根本無需跪拜,心中大感電視劇誤我太深。
現在想來,古人跪拜實為大禮,難怪武將跟隨,文臣效忠,只有跪拜方才顯誠心誠意。
皇帝坐定,叫了眾臣免禮,眾臣才回身坐定。
方自坐下,皇帝一眼便看到了,與三公並坐的呂小樹。
在滿朝老臣當中,方才二十出頭的少年尤為醒目,與皇帝年紀最為接近。
不禁大有親切感,看著呂小樹,用他幼稚的嗓音故作老成的問道:“將軍可是安邑侯呂布?”
呂小樹連忙站起,躬身回話:“微臣正是呂布。”
皇帝用他機靈的大眼睛,將呂小樹上下一番打量,小臉紅撲撲的道:“安邑侯坐下說話。”
呂小樹謝恩坐定,心道:你裝什麼大尾巴狼,老子救過你的性命,這會兒裝著不認識?
皇帝又道:“安邑侯的義父大司馬丁原為奸人所害,朕深表痛心,還望安邑侯能繼承大司馬遺志,為我大漢再立功業!”
呂小樹心中暗自不爽,這剛坐下,就又是這一番褒獎,我能不能不起來說話?
搞不懂朝堂禮儀,還是站了起來,躬身道:“多謝陛下勉勵,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帝見他禮節還挺多,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小而有所輕視,笑著道:“安邑侯身份尊貴,往後說話無需太多禮節。”
皇帝看他謝恩坐定,又想起當日河邊預言之事,竟一語成畿!便又滿臉崇敬之色的問道:“今年春末時,安邑侯曾救朕於邙山腳下,只因夜色太深,未及看清安邑侯容貌,今日見來,果然英雄出眾。”
這一通實話說的呂小樹,心中暗爽,這皇帝還算有些良心,沒忘了自己的救命之恩。
也不在起來,遙遙一揖,道:“陛下洪福齊天,臣只是正巧趕上,不敢言功。”
皇帝畢竟年紀尚小,又生性活潑,眉目間大有跳脫之意,興致勃勃的道:“安邑侯當日在西郊以萬人大破董卓二十萬大軍,獨斬華雄、李傕,朕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