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學識淵博,名滿九州,是以平日的司空府都是高朋滿座,車馬填巷。而此刻,蔡府中卻顯得格外冷清。
蔡邕之妻王氏抱著年僅七歲的幼子,痛哭不已。
蔡邕無妾室,妻子王氏出身名門,乃是前司空王暢之女,育有一女一子,長女蔡琰,如今二十一歲,喪偶。幼子蔡琿,才將將不過七歲。
自蔡邕被王允下獄之後,王氏託孃家族親多方打點,怎奈王氏、王允雖都姓王,卻是兩個不同家族。王允祖上乃是幷州人,而王氏卻是青州人。
結果,王氏族人不但求情未能成功,卻還搭了幾名族人進去,蔡邕平日故友見狀,哪裡還敢再去招惹蔡家?一個個避而遠之,唯恐惹禍上身。
蔡琰曾遭逢衛氏家族鉅變,對人心冷暖早有感觸,那種大難臨頭的無力感,讓她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這兩次家族鉅變,均與呂布有著莫大關聯,也不知自己前世造了什麼孽,今生才遇到呂布此人,家族成員兩次因他罹難,先是喪夫,如今又要喪父不成?
這些年來,蔡琰早已流乾了眼淚,再不似從前般哭鬧,因為她知道,淚水不能解決任何事。
久勸母親無果,便抱了呂如意,自行回了房間。
幽幽看著懷中稚氣未脫,一臉愁容的呂如意,眉眼間多少有些她父親的影子,露著有幾分英氣,不像平常小女孩一般嬌弱。
呂如意見蔡琰情緒低落,一副愁苦神色,憨憨問道:“姑姑為何不高興了,你的母親也不要你了嗎?”
蔡琰搖頭,道:“如意莫要胡思亂想,你的母親並沒有不要你,母親是這世間對你最好的人,怎麼會不要自己的孩子?”
如意點了點頭,低頭半響,又問道:“那姑姑為何心中不快?”
蔡琰苦笑,即便再如何難過,又怎麼能跟小孩子說起這些?只好哄她道:“因為有壞人要欺負姑姑,所以姑姑才不高興。”
如意忽然神色一鬆,學著大人模樣,常出一口氣,道:“我道是什麼原因,原來是有壞蛋,姑姑放心,我父親可厲害了,待我見到父親,定讓他幫你趕走壞人。”
蔡琰見她說的得意,心中一酸,道:“你知道你的父親在何處嗎?”
如意說起父親,一時喜上眉梢,掙脫蔡琰懷抱,手舞足蹈地道:“我自然知道,父親出征時,我還去送行了,好多好多人,好多好多馬,可威風了。我長大了,也要向父親一樣,當一個將軍!”
蔡琰愕然,這小女孩兒的志向倒是異於常人,道:“你是女孩子,如何當得將軍?”
如意道:“我不管,我就要當將軍,因為只有當了將軍,壞人才不敢來欺負我,母親便不會離我而去,顏叔叔也不會被壞人殺死。也可以保護姑姑不被壞人欺負。”
蔡琰眼眶一熱,將如意攬在懷中,道:“可憐的孩子…”
這時,侍女小蘭進來說道:“小姐,表少爺來訪,請小姐過去敘話。”
蔡琰道:“哪個表少爺?”
小蘭道:“就是小表少爺。”
蔡琰恍然大悟,忿忿道:“他不是被王允徵辟為黃門侍郎了嗎?不去孝敬他的主子,跑這裡來幹什麼?”
小蘭哪裡敢多言,只低頭望著地面,不敢言語。
蔡琰口中雖這樣說,但畢竟是表弟,且由王允徵辟,任職宮中,或許能對父親之案有所幫助。
便對小蘭道:“你且帶著如意玩耍,我去看看。”
蔡琰走到正廳,見果然是表弟王桀,正坐在堂間與母親敘話。
王桀少年成名,才氣在同輩當中無人能出其右。蔡邕曾說過:此子王公子孫,有異才,我不如也!
可見王桀才名之盛,而他今年不過才十七歲,便被王允徵辟為黃門侍郎,掌管皇帝耳目。
王氏已經止了哭泣,正與王桀說話,見女兒進來,道:“昭姬,你與仲宣許久不見,快來見禮。”
蔡琰不喜他為王允辦事,沉著臉草草一禮,敷衍過母親目光,便自回身坐定。
王桀見表姐滿臉憤然之色,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笑道:“姐姐似乎對我怨念很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