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簡明扼要的說完幾項要點,便不再佔用更多的時間,把剩下的發言機會都給了中書令司馬朗。
司馬朗對朝廷的朝政與發展做了簡單的彙報,對一些眾人皆知的大事進行了數字化的統計,更加直觀的展現了過去數年,朝廷各項政策所取得的成果。
約一刻鐘之後,司馬朗結束了自己的發言,正式宣佈閱兵盛典的開始。
此時朝陽初升,漫天金黃的霞光,照在安邑早起的城頭,把每一個興奮的笑臉染的通紅。
隨著節奏緊促的鼓聲響起,受閱的無數方陣從西街緩緩向著皇宮的方向行進。
最先走來的正是嚴超所率領的近衛營,近衛營乃是呂布常隨親衛,負責主帥與大本營的安保任務,雖然平時鮮少又機會衝鋒陷陣,但其中兵將無不是從各軍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論戰鬥力,絕對是幷州精銳中的精銳。
近衛營雖然並沒有什麼顯赫的戰功,但其他部隊的將領,沒有人膽敢小視近衛營的實力。即便是各軍主帥當中,就有無數將領出自近衛營。因此,近衛營不但是大本營的守護者,更是幷州大軍將領的搖籃,像魏越、魏續、丁旭、王凌等如今掌管一支兵馬的大將,都曾經在近衛營任職。
近衛營的方陣人數並不多,約只有兩千人,人人盡都是高頭大馬,身上鎧甲裝備都是幷州最新研製的成果,向他們手中的五連弩,便是孟津工坊最新研發的新式小弩,不但輕便容易攜帶,更加可貴的是能夠連續發射,大大縮減了裝填弓箭所用的時間,要在大戰時,僅僅只有數千人的近衛營火力,足以媲美數倍軍力的普通弓弩大軍。
在場之人多有受傷退伍的老兵,當他們看到近衛營裝配的強弩之後,無不心懷激盪,若這些強弩早些十日裝配到部隊,哪裡還能損傷那麼多人馬,就是自己只怕也還在軍中服役,不至於從軍的生涯就此中斷。
而近衛營最為精銳的卻不是他們裝配的小弩,而是他們手中的精鋼長劍。雖然早在西漢時,大漢的冶煉技術就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鋼鐵柔化的技術在當時世界上絕無僅有,算是初步的精鐵煉化技術,使得生鐵的韌性大大加強,能夠製造各式各樣的長短兵器。可這樣的技術民間並沒有完全普及推廣,生鐵武器以及更為簡陋的青銅武器依舊大行其道。
想當年曹操刺殺丁原時所用的七星寶刀便是精鐵打造,當時被稱之為寶刀,可見精鐵技術遠遠並沒有普及。
呂布當政以來,在孟津設立學院工坊,聘請大師名匠,聚合眾人之力,將冶煉術又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千錘百煉之下,精鋼武器慢慢成為了幷州將士的標配。
可是因為打造技術並不成熟,不良品率居高不下,使得幷州並無法如呂布想象般全部用上精鋼武器,步戰方陣的長兵器,大多還是以生鐵為主,只有近身攻擊的部分兵種,全部都裝配了精鋼長劍或者精鋼短刀。
這使得呂布大軍的戰力如虎添翼,曹操的部隊便因此吃了大虧,他部隊裡的生鐵兵器,在遇到呂布大軍的精鐵兵器之時,幾乎就沒有還手之力,無數兵器無不一擊而斷,這也是曹操每戰呂布都無一勝蹟的原因之一。
因此曹操的敗亡,也並不全是因為幷州軍善戰,兵器的優勢也是不可磨滅的一份功勞。
要知道在當時西方世界的羅馬帝國,號稱是打遍歐洲無敵手的存在。可他們依舊還是沿用著生鐵兵器,因為無法掌握鐵石的煉化,他們只能用一些造型簡單的刀劍,長兵器更是隻有標槍的槍尖才是鐵質。連簡單的精鐵技術都達不到,更不用說還要強上幾倍的鋼劍了。
近衛營手中明晃晃的長劍,以及後背如鍋蓋一般的圓盾,再加上標配的皮甲,大軍氣勢顯得異常雄壯。
近衛營騎兵戰陣的佇列並不齊整,或許是因為緊張,看上去甚至還有些凌亂。
只是他們看似凌亂的陣型,卻隱隱有著對戰時的警戒狀態。若認真仔細的看,就會發現他們每三人相互緊湊,形成一個又一個,無數個大小不盡相同的三角陣,他們三人一組,相互支援,能在百萬軍中相互依靠防守,就算大軍陣型被衝散了,也能夠保持較為完整的區域性防禦陣型,保證大軍即使戰敗,也不會遭遇大規模的潰敗。
然而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場的觀禮嘉賓當中,懂得行軍打仗的還不足兩成。其中許多人並看不懂這其中的內涵,只是看著往來戰陣並不齊整,甚至還有些雜亂,眾人無不訝異。
他們雖不是久經戰陣之人,但很多人早就領教過幷州大兵的軍事紀律,即便平日走在大街上,這些兵將也都是三三兩兩結陣而行,步伐身姿整齊颯爽,被眾人交口稱讚。
因此,幷州大軍的軍容軍貌早就已經深入人心。眼前這隻兵馬的雜亂陣勢,雖看上去步調身姿一致,幾乎踏著同一種節拍,可總給人一種凌亂無序的錯覺,遠沒有平時整齊排列的戰陣看上去有威勢。
而幷州的兵將卻早已經見怪不怪,這樣的戰鬥陣型只有在戰場上才能一見,無序交織的陣型,在對戰時,總能在區域性形成圍攻的局面。就算人數處在劣勢時,因為三人結陣交錯的陣法,也常能夠在區域性形成合圍之勢,甚至有時候會出現十幾人圍攻幾十人的局面。
曹操大軍佈陣時,無論如何千變萬化,卻總在這樣的怪陣面前毫無半點功效。什麼魚鱗陣、雁形陣,什麼四象陣、八卦陣,在這樣看似雜亂無章的陣型面前,全沒有從前的一絲威力。
也因為這樣,吃足了苦頭的曹操大軍給這樣的陣法起了一個奇特的名字,翻雲覆雨陣。只因此陣一出,動如群狼撲食,靜如陰雲漫卷,有翻雲覆雨之能,任何他們熟知的陣法,在對上這樣的戰陣時,都會像煙雲一樣,被摧枯拉朽吹散。
然而這樣威風八面,在曹軍當中有著無上威名的無敵戰陣,在呂布軍中卻是再普通不過的訓練科目,除了列陣集合時必須要整齊排列陣型以外,其他任何與作戰有關的科目訓練,都是以這樣的陣型作為基礎的,這就使得呂布步兵無論在和誰打仗時,幾乎都是同一種陣型形態,幾乎都形成了作戰時的本能。
只是像這樣的場合,這樣的陣法在觀感上,卻不能與齊整有序的陣列相提並論,是以觀禮之人反響並不熱烈。
凌亂的近衛營喊著雄壯的口號走過觀禮臺,去往東側的受閱廣場整隊,等待丞相親臨檢閱。
緊跟著而來的便是呂布賴以成名的黑甲重騎方陣,當年虎牢關一戰,呂布正是憑藉三千鐵甲,殺得十幾萬諸侯聯軍煙消雲散,一時強盛無比的聯盟軍隊從此如鳥獸散,為呂布後來當政洛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整齊的戰馬,和著有序的鼓點節奏,經過觀禮臺之時,眾人無不被其威勢所迫,發出一陣陣驚呼之聲。
“看,這就是黑甲重騎!”
“哇,好威猛啊!”
“這才是幷州鐵騎該有的樣子!”
無數驚呼、歡呼聲此起彼伏,像這樣的重甲鐵騎,人馬皆都身掛鐵甲,就像一座座移動鋼鐵小山,只是看著就讓人壓抑窒息,可以想象得到,與他交手的敵人,必然都會留下終身難以磨滅的噩夢。
重騎兵的反響比之近衛營,足足高出十倍不止,洪亮的喝彩聲,與近衛營稀稀拉拉裝模作樣的喝彩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誰更受歡迎一目瞭然。
當重騎兵過後,緊跟著而來的便是一支早就聞名天下十幾年的威武之師,陷陣營。
喜歡三國之狼行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