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趨虎帳,妙計擒惡龍。書接前文,存義奇謀善思、運籌帷幄,定下瞞天過海之計,假意對左良玉虛以委蛇,糧草補給穩住其心,以便趁虛而入,一舉破敵。
第二日和風送暖、一碧萬頃,一隊軍馬推著糧草輜重,浩浩蕩蕩地沿著五道峽山路緩緩而來。塵煙四起、鑼鼓喧天,早有飛騎拔馬回營,見此事告知了左良玉。左良玉哈哈大笑,對眾位副將裨佐說道:“徐清倒是識時務,竟然乖乖地將糧草送上門來了。”
眾將聞言隨聲附和:“將軍神勇,所向披靡,徐清一介文官,手無縛雞之力,安敢來捋虎鬚?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左良玉點了點頭,隨即傳令軍中司馬,將糧草解運入庫。
糧隊入營之後,眾將一擁而上,肩扛車推,不到半日的功夫,就將五千石糧草盡數入了庫。徐清家將對左良玉說道:“啟稟將軍,糧草一絲不少,小的也該回去交差覆命了。”
左良玉衝著身邊的牙將使了個眼色,他心領神會,從懷中掏出十兩銀子,遞給了徐清家將。家將再三拜謝,領著兵士們下山而去。
眾人走了之後,劉鋒亦步亦趨,賊頭賊腦地走到左良玉的面前,悄聲對他說道:“大將軍,此事頗有蹊蹺。”左良玉聞聽此言,銅鈴牛眼瞪得滾圓,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他詢問劉鋒,哪裡情況不對?
劉鋒神情正色,慢條斯理地回答左良玉,徐清剛正不阿,為政素有賢名,怎麼會無緣無故地送上糧草,防人之心不可無,大將軍還是謹慎為妙。
左良玉拍了拍劉鋒的肩膀,咧著蛤蟆大嘴,神情得意地告訴劉鋒:“將軍多慮了,五道峽山高勢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徐清手下的蝦兵蟹將如之奈何,更兼糧草在手,無益於如虎添翼。”
劉鋒見左良玉信誓旦旦,只好欲言又止。他放心不下,別過左良玉之後,來找中軍司馬,說明來意之後,中軍司馬告訴劉鋒,糧草重地,沒有大將軍令牌,任何人不得靠近。劉鋒氣急敗壞,圓睜雙目,狠狠瞪了中軍司馬一眼,接著轉身憤憤而去。
待到三更時分,一抹濃雲蔽月,存義從倉頂之下,翻身而下,施展輕功,將引火之物悄然撒在就近的營盤周圍,接著他取出火折,開始放火燒營。
霎時間煙氣騰空、火光驟起,巡哨士兵連忙大聲呼喊。左良玉的清夢被陣陣喊殺驚醒,他披衣覺露、掣劍出營,眾將圍攏過來說道:“大將軍,西北的角營起火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左良玉咬牙切齒地說道:“都愣在這裡幹什麼,還不趕快去救火?”一語言罷,眾將俱作鳥獸散,拿著水盆木桶,趕去滅火。
左良玉正待轉身一查起火原因,存義大喊一聲:“賊將左良玉休走,吃我一劍。”左良玉扭頭一看,存義輕如雲燕,攀枝越梢,從一棵高柳上跳了下來。
左良玉見他手持利刃長劍,滿臉怒氣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登時嚇得魂不附體,他戰戰兢兢地問:“你是何人,左某與你有何冤仇?”
存義正氣凜然的對左良玉說道:“左良玉,你身為朝廷大將,不思報效朝廷,反而唆使手下兵將,殺良冒功,此等狼行狗行之輩的惡賊,與漢之董卓,唐之張光輔,又有何分別。”
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駁得左良玉啞口無言,他倒退兩步,
臉上因為驚悸,已經慘白如紙。存義對他說道:“你這惡賊,受死吧。”丹心劍一招直插青雲,向左良玉的胸口刺去。
電光石火、劍走游龍,左良玉嚇得屁滾尿滾,立時抱頭鼠竄,沒命的奔逃。存義窮追不捨,正在左良玉自感大限將至時,突然一人從角營鑽了出來,拔劍相向,與存義鬥在一起。
他身似臥弓、步下蹬雲、手握佩刀惡狠狠地掃視了一眼存義, 他滿口唾沫星子亂飛地罵道:“小子,你敢擅闖營盤,來行刺左將軍,我看你是壽星佬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存義身姿蒼松而立,劍上流星趕月,對劉鋒說道:“廢話少說,你既然與這惡賊沆瀣一氣,莫怪本少俠手下無情。”
劉鋒歪眉斜眼,衝著地上吐了口唾沫。接著更不答話,手中佩刀劈雲碎石、削頭砍肩,龍蛇飛舞、蝴蝶翩躚,直向存義的腦袋連發數刀。
左良玉龜縮在一旁,立目橫眉,頤指氣使地吆喝道:“把這小子給我砍為齏粉,以消我心頭之恨。”這時號炮響起,雷霆嘯吼,眾軍猶如潮水一般的節節敗退。左良玉探頭探腦地問:“怎麼回事,出了什麼事情?”
話音剛落,一個小卒迎上前來說道:“大將軍,不好了,徐清帶著一班兵將殺上山來了。”
左良玉聽了此言,氣得毛髮倒豎,他一把揪住小卒的衣領,
怒問他,徐清如何能殺上山來?小卒告訴他,巡山守衛,不知何故,都莫名其妙的被殺了,是以無人以訊號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