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5 改革三部曲

“我有罪,我因為同事歐陽遠不願意幫忙運作工作指標,心生怨恨,口出惡言,汙衊他的妻子李稻花同志。

我所說的李稻花同志每天到處晃悠,伺機尋找物件的話均為不實言論。

現在,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對此進行深刻檢討……”

食堂門口,柳傑拿著稿子,在飯點朗讀自己的道歉信。

只要是來吃飯的,都能聽到這道歉信,有些那天沒吃到瓜的,這會兒也被人重新補上。

“這比黃來弟還要慘呢,據說,黃來弟要被調回來,他被髮配去倉庫。”

“哇,那黃來弟可算是賺了,她不得好好感謝李稻花。”

她對面的人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她:“你說什麼呢,如果不是李稻花,黃來弟原本不用去倉庫啊。”

“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忘了黃來弟去倉庫是被李稻花一紙檄文送進去的。

之前沒被送進監獄不是嗎?柳傑在收到李稻花說同意私下調解的時候,當時心裡只有感謝。

這大概就是中庸吧。

“稻花,我來看你了!”梁寧提著半個西瓜。

“我們雜誌社發西瓜呢,我給你要過來半個,一會兒你用水冰鎮一下,可好吃了。”

五月初的西瓜剛剛上市,還是貴的時候,這時候西瓜可是稀罕物。

“這西瓜看著就好吃,還是你們有門路,我們到現在連個西瓜皮的影子都還沒見到呢。”

歐陽遠就是個普通圖書館管理員,有什麼好東西第一時間也輪不到他。

這房子要不是他爺爺當初的關係,他們到現在都還沒地方住呢。

歐陽遠的同事就有不少是結了婚,家裡住不下,又沒分到房子,只能出去住。

“我們這也是巧合,我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我們主編說,你的下一本小說,我們會給你提到八塊,而且你知道吧,現在還有印數稿酬。

我們準備到時候把你的三篇小說合起來,單獨出一本書,到時候你的另外兩篇小說也能拿到印數稿酬,首印五萬冊。”

這是絕對的誠意拉滿,這樣一來,李稻花的成名三篇就都是在他們社裡走出來的。

更主要的是,去年剛剛復刊的《收穫》,還有去年剛剛創辦的《當代》,都已經盯上李稻花了。

他們是不瞭解李稻花,才沒有立刻過來約稿,而且,他們的受眾比《北平文藝》要更廣一些。

別管李稻花心動沒,旁邊的歐陽遠是怦怦心動,他算數好,就這一會兒的功夫,他就大致算出來,光李稻花的第三本小說,九萬字的話,純千字稿費都有720塊。

首印五萬冊,那就是360,光這一本小說,就能掙將近一千。

五萬冊其實並不誇張,北平文藝刊登有《李么妹下崗記》和《杜鵑創業記》的這兩期發行量加一起達到一百萬冊。

五萬冊,只是首印,畢竟這本書裡有一半的內容是刊登過的。

李稻花也沒想到,不過後來想想,也可以理解,新小說她跟梁寧預計的是九萬字左右,可能會直逼十萬。

這樣長的篇幅,只能在期刊上分成多次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