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張遼!
項寒心中一喜,連忙將張遼扶起,心中已經飛速思考了起來,應該如何才能收服張遼。
“不知刺史大人為何來此?”張遼有些疑惑,因為在此之前,刺史都是在晉陽待著的,從不來雁門這樣危險的地方。
“剛剛上任,想要到各地去看看百姓們的生活狀態。”項寒笑了笑,隨意胡扯了一個理由。
他哪裡是要去看什麼生活狀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奔著張遼這個人來的,但是他總不至於跟張遼說,我就是奔著你來的吧?
“大人如此體察民情,實在是百姓之福啊!”張遼感慨了一聲,心中對於項寒的好感,不由得又增加了一分。
“雁門郡守呢?”項寒好奇的問道。
“哎,哪裡有什麼郡守啊。”聽項寒問到了這個,張遼不由得搖頭嘆了口氣。
“這是怎麼回事?”項寒不解,疑惑地問道。
“這雁門,守著的就是雁門關,鮮卑在關外虎視眈眈,關內別說太守了,就算是百姓,能夠安心在這住下的,要麼就是窮苦百姓,實在是沒錢搬遷,要麼就是年紀太大了,安土重遷!”張遼道,“至於郡守,早就被鮮卑下跑了!”
“原來如此!”項寒點了點頭。
“刺史大人來的不巧,或許這幾天又會有鮮卑部族來侵犯我雁門關!”張遼搖了搖頭,不過其眼神之中卻滿是狠厲,沒有絲毫的膽怯。
“張將軍想要領兵迎戰鮮卑?”項寒疑惑地問道。
“自然!鮮卑若是敢來,我張遼手中的刀,定叫其有來無回!”張遼狠厲的說了一聲。
“好!果有熊虎之姿!看樣子,民間傳言不假啊!”項寒拍了拍手。
“民間傳言?”張遼不解,疑惑地看向項寒。
“民間相傳,雁門馬邑張遼,雖然年紀小,但卻勇武過人,多次與鮮卑敵對,並且都取得了勝利,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這些,都是項寒根據後世的文獻資料自己編出來的,實際上,哪裡有人這麼說?他這是第一次來雁門,怎麼會聽說這樣的評價?
“那是鄉親們謬讚了,遼也就是做了應該做的!”張遼聽了這些,頓時有些不好意思的伸手抓了抓頭。
“張將軍過於謙虛了!”項寒搖了搖頭,歷史上的張遼,一個名字就能止住東吳小孩的啼哭之聲,有此可見,張遼有多麼的厲害!
“刺史大人別以張將軍稱呼遼了,遼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吏罷了。”張遼搖了搖頭,“遼字文遠,刺史大人還是稱呼遼表字吧。”
不過,雖然張遼這麼說,但是現在關內上上下下基本上都稱他一聲張將軍。
“那文遠也別一口一個刺史大人了,我表字子墨!”項寒對於這些細枝末節並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那遼便僭越了!”張遼略微笑了笑。
“文遠啊,現在,城中百姓們的情況怎麼樣?”項寒開口問道。
“還是剛剛所說的,城中百姓,基本上全是老弱,戰鬥力是沒有的,青壯就更少了。”張遼搖了搖頭道。
“嗯。”項寒點了點頭,看樣子,這裡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是要差不少。
“文遠,若是跟你一軍,堅守這雁門關,甚至適當做出一些反擊,你需要多少人?”良久之後,項寒開口問道。
“這……”聽到這句話,張遼的眼前一亮,只是猶豫了半晌便開口,“兩千人!遼只需兩千人便能保雁門關萬無一失!”
“好!等到這次募兵結束,我給你五千人!我們不僅要守住雁門關,甚至還要將鮮卑異族打得不敢再南下半步!”項寒大聲說道。
“是!”張遼不由自主的向項寒抱了抱拳。
【選項一:留宿雁門關,獎勵:駿馬十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