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章 分析劇本

不過後來證明是她想多了。

初見謝天鴻時,林蘇對他的印象是輕狂、散漫,可一旦工作起來,他就彷彿變了一個人,絲毫不疏懶。

而且他和林蘇一樣,都是個行動派。

答應陳文生留下來指導後,謝天鴻立刻就進入了工作狀態,拉著林蘇開始分析劇本。

“首先呢,我跟你講一下犯罪推理劇的幾大要素,或者說觀眾的看點,邏輯、節奏、人設和臺詞,還有一個是我個人在意的氛圍。”

謝天鴻一邊說一邊隨手翻著《追兇》的劇本。

“從邏輯上來說,劇本沒問題,甚至還值得誇一下,而且你這個作品不像一些神探劇那樣強調個人英雄彩色,走的是團隊取證和走訪目擊證人這樣中規中矩的公安破案模式,是一部很現實的犯罪偵查劇。”

“說到這裡,我想問一下,你創作這本的靈感來自哪裡?”

他抬起一隻手撐著下巴,視線也從劇本移到了林蘇身上。

當初他看到這本時,一度認為作者是個從事刑偵工作好幾年的人,因為這類作品專業化要求很高,如果沒有工作經驗,光憑想象和推測,寫出來的內容肯定漏洞百出,缺乏邏輯。

可林蘇卻是一箇中文系學生,甚至還沒出社會,缺乏經驗和知識。

那她又是怎麼寫出《追兇》的?

林蘇一聽到謝天鴻的問題,立刻就明白他心中所惑。

笑著解釋,“來自我姐姐,她是一名公安刑警,有案件經驗,而我擅長寫和表達,我們兩合作就有了《追兇》。”

“原來如此,難怪呢。”謝天鴻總算是明白了。

解惑後,大家又繼續聊劇本。

謝天鴻說:“接下來談人設和臺詞,這兩者其實密不可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背景所說的臺詞自然也不一樣,這上面你做的也不錯。”

“分開來細說,什麼是成功的人設,性格和行為都很鮮明、能讓觀眾看清楚並且牢記這個人,那就成功了,否則你寫得天花亂墜,觀眾記不住也一樣失敗。”

這個林蘇懂,和創作上是一樣的。

“打個比方,《追兇》劇本里,眾多主角初次出現都是在第一集的第三場戲裡,可是單單那一場戲並不能讓觀眾都認識,但是有兩個主要人物一定會被記住。”

謝天鴻說到這裡,目光詢問地看向林蘇。

後者立刻接了答案,“白法醫和鄭隊長。”

“對!”謝天鴻笑了起來,“白光因為容貌帥,鄭律嚴是性格和表情,這兩個人設都會被觀眾記住。”

林蘇默默點頭,的確,在那一場戲裡,突出的是這兩個人,其他人基本都只是帶過。

“再來說說臺詞。劇本里的臺詞太重要了,不僅要透過它來塑造人物的性格,還需要它來推動劇情,講述整個故事。”

“在我個人看來,臺詞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符合人設,二是體現人文關懷。”

再次聽到人文關懷這個詞,林蘇眨了眨眼,面露疑惑。

謝天鴻一直面對面跟她分析,自然能看見她的神情變化,不由得詢問:“怎麼了,哪裡不理解?”

“不是……”林蘇猶豫下就問出了心中的困惑,“謝導,你一直說臺詞要注意人文關懷,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