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寧家來說,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寧老爺子在東華醫院也有股份,誰能沒個病,沒個災的,有一家入股的醫院,看病療養什麼的都方便。
東華醫院有兩棟住院樓,其中一棟矮一些集高檔住院樓與療養與一體,環境極好。
寧直的父親寧徵,從為期半年的國外治療結束後,就住進了這棟住院樓裡,這已經兩年半了。
住在這棟樓裡,光是每月的住院費和日常護理費,也要十幾萬。
這還是寧家作為股東有六折優惠的結果。
寧徵有專門的護工照料,但每天早晨,楊素馨還是會帶著早晨,來陪寧徵吃早餐,然後是恢復性晨練、按摩,拍打肌肉。
寧徵現在腦子有點糊塗,因為當時右腦受創最嚴重,他現在左半邊身體很不靈便,出門要坐輪椅,站起來要靠助步器。
三年來,楊素馨每天照顧寧徵,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都是這麼過來的。
至於寧直和寧小雯,他們會在週六週日的時候來病房探望寧徵,因為寧徵頭腦會間斷性的不清醒,很多時候他甚至會以為寧小雯是他女兒。
現在正是寧徵不太清醒的時候,自從大腦受損之後,寧徵就有些多覺,現在的寧徵昏昏沉沉的,對外界的反應很遲鈍。
楊素馨拿了一塊溼毛巾,輕輕的為寧徵擦臉。
寧徵現在洗一次澡不容易,很多時候都是楊素馨用溼毛巾為他擦拭身體,以此來保持清潔。
“阿徵啊,我上次跟你說擔心小直將來不成材,一直胡天胡地的這麼下去,以後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今天我卻突然覺得,小直真的長大了,你記得我們結婚的那棟小別墅嗎?老三本來想要過去住的,說是他們家住的太擠了。”
“那小別墅是老爺子蓋的,我一個媳婦兒不好開口,本來都打算好了可能被老爺子收回去的,可是小直替我開口了,他看出來我的心思,說要買下那棟小別墅。小直說的是買,而不是死撐著不搬,這要求真的合情合理,老爺子看在孫子面上,不但沒讓讓我們搬出去,還說將來要把小別墅留給我們。”
“今天要不是小直,我們當年的婚房就真的沒了,我倒不在意這棟別墅,只是想著將來老了能有個念想。”
“老爺子在家裡權威素來很重,很多寧家的小輩看到老爺子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啥也不敢說話了,但小直卻敢在老爺子面前提出要求來,他十七歲了,真的有擔當了。”
楊素馨說著說著,眼角就泛了淚光。
她這不是因為在寧家被欺負而傷感,而是為寧直的成長而感到高興。
“這次被老三逼著,又賣了一點股份,不過沒關係了,股份我們手裡還剩下不到一半的樣子,等到上市我就打算都賣了,錢什麼的多少都沒關係,留下兩千萬給你療養治病,剩下的就慢慢花銷就好了。”
楊素馨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也不管寧徵此時不太清醒,可能根本聽不明白她說的話。
擦完了寧徵的身體,楊素馨看了看時間,今天上午也差不多該回去了,晚上她在來照顧寧徵吃晚飯。
“王阿姨,我先回去了,又要勞煩你辛苦了。”楊素馨拿出一個食盒,對護工說道,“這是給您帶的飯。”
這幾天楊素馨住在寧家莊園,每天都會順帶從莊園帶飯過來。
“少奶奶您老是這麼客氣,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就吃醫院食堂就行了,這食堂的飯菜已經很不錯了。”
照顧寧徵的王阿姨是一個將近五十歲的婦女,臉上滿是歲月的風霜
在這個世界,古代社會的制度殘餘要比地球重很多,比如寧直從小就有伴讀,比如寧康還有姨太太。
而王阿姨其實是寧家莊子上的僕人,呆了十幾年了,她為人和善,細心又勤快,寧老爺子心疼兒子,所以把王阿姨送過來照顧寧徵。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阿姨才會叫楊素馨是少奶奶。
“總是食堂也是會吃膩的,偶爾換換口味。”楊素馨笑著把食盒留下了,正欲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走廊上吵鬧起來。
在醫院裡,保持安靜是基本的道德,尤其這裡是VIP病房,能住在這裡的人更少有這樣大聲吵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