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謝謝你的提醒。”我總覺得穆強的這番講述,讓心裡變得忐忑不安:“老穆,這條路有這麼多人來回的走動,而且那邊的橋,明顯是個加固的承重橋,說明他們需要運送一些比較沉重的東西,以你的認知,那些人會不會是在修陵?”
“應該不會。”穆強搖了搖頭,以塔兒湖這邊的地理環境,不適合修建規模比較大的陵寢,而且,這個地方的人跟內地的喪葬習俗不一樣。
“那怎麼會死那麼多人。”
“現在還不清楚,除非真正看見以後才能做判斷。”
我們倆在這兒嘀咕了一會兒,穆強就接著在前面探路。腳下的路一直都在傾斜,偶爾會隨著地勢起伏一下。路很長,至少延綿了有一公里左右,路的傾斜角度驟然又加大了一些,大概有三十五度左右了。
傾斜的路面,斜穿到了一個很大的坑裡。那坑特別的大,站在這個位置,看不清楚坑裡面有什麼。
但是一走到這兒,我們就發現了一些東西。路邊有一堆凌亂的骨頭,看著應該是騾馬之類的牲畜骨頭,在骨頭的旁邊,堆著很多工具,鏟子,很大的鐵錘,還有類似鎬頭一樣的東西。這些工具的木柄已經爛的不成樣子,被丟棄在這兒的時間肯定不短了。
這些工具足以說明,有很多人過去在這個大坑裡做過體力勞動,穆強一邊看一邊慢慢的朝前走,越走,人為的痕跡越明顯,凌亂丟棄的工具,還有一些木頭車子,隨處可見。
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一些石頭,石頭應該是從大坑裡挖出來的,只不過在這裡的人撤離的時候,石頭沒有被完全運走,散落下來一部分。這些石頭分辨不出是什麼樣的石頭,但是,這個很大的大坑,像是一個礦坑。
如果這真是一個礦坑的話,那麼之前的一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礦坑需要很多勞工,一部分人在這裡挖礦,另一部分人就要不停的把開採出來的礦石順著這條路運出去。礦石太沉重,在坡度很大的路面上,就得藉助牲畜的力量。
我對地質礦產這類知識一竅不通,從礦坑裡遺留的礦石來看,也看不出是什麼礦石。但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礦坑是象雄人開採的,他們在距離自己的故土萬里之外的地方,開挖一個礦坑,那麼這個礦坑要開採的礦石,是他們急需而且必需的。如果是那種平時日常所用的鐵礦,這樣開採,運輸,冶煉,成本估計比直接到周邊的地區購買交換還要高的多。
他們在開採什麼,永生銅?
從礦石上分辨,分辨不出任何含銅的跡象,這就說明,假如這些礦石是銅礦石的話,含量也非常非常的低,開採出來十噸礦石,不知道能從中煉取多少銅。
但是,這些銅礦如果真的是永生青銅不可或缺的合金之一,那麼象雄人肯定認為,再高的成本也是值得的。
我們兩個慢慢的朝著礦坑的深處走,這個礦坑說起來,規模不算很大,可是在那個年代裡,這麼大的礦坑全要靠人力來開挖,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能開掘這樣規模的礦坑,物件雄人來說,很可能已經是傾全國之力了。
礦坑的結構很簡單,地形也不復雜,就是一個坑。開挖礦坑時那些普通的岩石都沒運走,大部分都留在礦坑的中間。我和穆強都在仔細的看,除了下來的時候看到的那一堆牲畜的骨頭之外,暫時還沒有發現人的屍體。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連我也能隱約的感應出來,這個礦坑裡,有一種讓人很不舒服的氣息,而且特別的冷。我裹了裹身上的衣服,不斷朝周圍掃視,心想著,現在所感應到的這股讓人很不舒服的氣息,大概就是穆強說的那種陰氣。
“這股氣太重了。”穆強皺了皺眉頭:“如果不是一次死了幾百個人,不會有這麼濃的氣。”
我不由自主的暗中打了個哆嗦,幾百個人,說起來好像就是四個字,但只有親眼看到,才知道幾百具屍體堆在一起是什麼概念。
礦坑的中間,堆著很大一堆石頭,圍繞著這個巨大的石堆,四周是個環形的坑道。那些在這裡開採礦石的人,就在環形的坑道里作業,挖出來一部分礦石,立刻就運走。我站在坑道這裡朝那個巨大的石堆看了看,石堆上面堆著很多木頭,不知道是不是過去用來照明或者取暖的,畢竟這個鬼地方氣溫這麼低,而且又潮,人呆的時間久了會受不了。
我和穆強從環形的坑道里出來,繞著巨大的石堆慢慢走著,可是,在這兒發現什麼線索特別的困難,時間太久了,而且在這些人當初撤離的時候,把能清理掉的痕跡都清理了一遍,僅憑著遺留在原地的礦石以及一部分破損的工具,根本就看不出什麼。
我們倆走了大概有三四十米的樣子,我突然感覺褲腳被什麼東西給掛住了,低頭看了看,腦袋就冒出一片冷汗。
這些石堆上的石頭,都是開挖的時候敲打下來的,形狀很不規則,亂七八糟的石頭堆在一起,石頭和石頭之間有很多間隙。我看到一條石頭之間的間隙裡,有一隻已經皮肉爛光的手,指骨恰好掛在我的褲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