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八十一章 過日子的第二天

回到恆昌主殿,稍微等了一會兒,武宓便興沖沖的來了。

“適合考核的門戶已找好了,共十三家。”武宓說道。

宇文君點頭道:“如此,便可開始了。”

武宓點了點頭,隨即宇文君派人傳來了名單上的十人。

文玉,劉淳,段平,孫立堯,嚴奮,張瑾,尤常,孟懷,葉春年,丁峰。

大殿裡除了宗主與武宓,還有身著甲冑的護衛以及出自於孤月閣的侍女。

這十人也是首次來到這裡,他們進入恆昌宗的日子並不是很長,近日一直都在文昌閣裡和馮遠秋老先生談論學問義理,偶爾眼中所見一些瑕疵,便向井寒清建言一二,大體上並未過多參與恆昌宗的政務。

文玉等人也是初次同宇文君這般面對面的接觸,這是八顧之首,他們一時心裡略有些激動,這位的戰績,也無需多言了。

宇文君溫和說道:“設下內閣之後,井寒清為內閣之首,然內閣成員人數較少,此次考核,只會抽取五人,或許有些運氣成分,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昔日我在八顧之宴的文試,運氣就極其不好。”

“還望諸位可從容對待。”

文玉等人連忙雙手作揖,鄭重應道:“能有幸參與內閣考核,已是榮幸之至,定會不遺餘力。”

宇文君也是初次與這些人面對面,龍眸如炬,凝望過去,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著純粹的書生氣,極個別人身上有些暮氣,觀這十人的面相,倒還是不錯,至少看上去還是有幾斤肉眼可見的風骨。

笑道:“關於諸位的生平,我已瞭解了大概,在入恆昌宗之前,你們或是他人門客,或是教化一方的教書先生。”

“更有甚者,也曾擔任過地方縣令。”

“都是難得一見的人才,至少在當下,恆昌宗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

“往後,共勉之。”

文玉,段平等人一時心神恍惚,原來八顧之首早就知道啊,還以為這位向來不食人間煙火呢。

宇文君道:“此次考核內容,需得你們自己領悟,想來以你們的悟性,應當可以見微知著,就無需我多做提點了。”

文玉眾人微微點頭,心裡有些沒底,出自於八顧之首的考題,他們除了覺得好奇,隱約也覺得有些棘手。

武宓看了眼眾人,灑脫一笑道:“各位讀書人,跟我走吧。”

十人對宇文君行禮過後,便跟著武宓離開了這座大殿。

恆昌宗治下疆域,分為東西南北四部。

四部依託於橫龍山,昔日龔巖率領建造過恆昌宗的苦力匠人大力開荒屯田,而今良田已過萬畝,橫龍山水土本就肥沃,糧食產量日漸增多。

後又在龔巖的細緻規劃下,開始建城,先是東南西北四座城,再之後,四座城周圍又有生意做的不大的商賈之流購買土地,修建房屋,久而久之購買土地的人逐漸增加,從而形成村莊。

大小村莊加起來的數量有五十座,每一座村莊戶數都在一百往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也還算是得過且過,當然,願意來恆昌宗治下的百姓一者是為了投機,二來也是因為恆昌宗稅收一事對百姓頗為友好,只收一成左右。

四座城,其中南城臨近南邊的月明州,北城臨近北邊的蘭陵州,相對而言貿易往來一事要順當許多,和兩州之地多有連線,賦稅一事也靠的就是南城和北城在大力支撐。

至於東城和西城,多數都是恆昌宗將士的家眷在居住,偶有外來的生意人。

四座城並不大,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單個拎出來一座城,其體系都可與月明州的清風郡比肩,城邦之中的鹽鐵生意,酒樓客棧的生意,均有慕容秋水佈局,從而形成了穩定的貿易秩序,而那些將士們的家眷,也可在酒樓客棧裡給自己找個營生,或是店小二,或是後廚幫工,或是酒官,多少也能填補一些家用。

四座大城,以東南西北命名,出自於龔巖的主意,可能也是因為他想不到更好的名字,又加上是自己親自將橫龍四城發展到瞭如今規模,也不願被別人取名字。

龔巖在恆昌宗地位超然在上,雖不經常現身,但在每一個人心裡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好多事,無需和宇文君商量,便直接定奪了。

總體而言,四座大城人口並不多,諸多產業也在萌芽時期,不過近年來隨著外界賦稅加重,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來到恆昌宗治下,別的不說,依託橫龍山的四座城,風水肯定是毫無問題的。

關於四座大城的官職任命,也都是龔巖一人決斷,可以說,龔巖才是這四座城真正的主人。

井寒清早前也過這裡,卻沒能見到龔巖,大致走馬觀花的遊歷了一番,發現並無任何不妥之處,也就沒了下文。

城中百姓生活不算富足,甚至多數百姓的生活並不如月明州的百姓與蘭陵州的百姓,然而新城初建,又有八顧之首頂在前方,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覺得往後在恆昌宗治下大有可為。

百姓圖什麼,就是衣食無憂,營收穩定,不被官員欺壓。

橫龍四城,恰好滿足了多數百姓心中需求,而今已隱約有了蒸蒸日上的勢頭。

請大家記得我們的網站:酷筆記()盛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