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卻來說是一百零九件,多了一顆直徑3cm左右的鏤空玉球,這個造型讓人費解,玉佩不像玉佩,玉璧更加不是。因為那是九條紋龍首尾相連成一顆圓球狀,內裡似乎也有紋理,看不清楚。以他的鑑定知識,還不足以發現內裡端倪。
只覺握在手心把玩時清涼一片,讓人愛不釋手。
相比那些精工細琢的玉石美器,盛菜的瓷器才更讓人矚目吧。
他陳某人也算是見多識廣,過手的寶物也不算少,可瞅見這一系列瓷器,依舊讓人心肝兒直顫。
最顯眼的便是中間那口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灌口上有一行小字,從右往左念該是“宣德年制”的四字楷書橫款,“制”是繁體。
“真的假的?”
滿漢全席之佛跳牆,用明青花大罐來盛放,是該說這位玉雕大師非主流還是太土豪?
其實是他孤陋寡聞,青花瓷始於唐代,到清康熙年間其燒製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早期銷往歐洲以及周邊國家的此種較多,如青瓷,黑瓷,青白瓷,白釉黑褐花瓷等,可到了明清時期,貨船中就只有青花瓷一枝獨秀了。
在瓷器界,宣德年間的青花瓷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水準。民間人士崇尚宣德青花,也情有可原。
而且此玉雕的主人,窮盡一生雕刻出滿漢全席玉器珍品,自然想要用最好的瓷器來盛放,便蒐羅了這些寶物,用來盛放他一生中最好的玉器。
陳二狗瞬間腦洞大開,還想得更遠:許是家道中落,或者外界兵荒馬亂遭遇了什麼不可抗力因素,捨不得這些寶物,便秘密找了個隱秘所在將寶物藏起來。晚年時候,沒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拿出來欣賞……
“呵呵,想太多。但用青花瓷盛放佛跳牆的幾款玉石肉,實在是……太過自戀啊。”
他對瓷器不太熟,上網搜了一堆資料,有些瓷器的橫款顯示是6個字“大明宣德年制”,比他多了兩個字,他也無法辯明真偽。
但這大罐是真的漂亮:
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
《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德龍紋則以矯健生動、大氣磅礴著稱,這件大罐所繪的青花五爪雲龍紋就體現了這樣的特點。宣德大罐,龍紋蒼勁老辣、氣勢逼人,連他這個外行也為之驚歎。
搜尋了半天才知道,這類大罐一般是宮殿陳設之用,與其可作參照的,已知僅兩件,一件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另一件曾在歐洲拍賣市場上露過面,後被一位日本藏家競得,現收藏在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
兩件館藏龍罐,雖年代、畫風、器型與本拍品相近,但所繪紋飾都只三爪雲龍,而眼前這件大罐卻繪有五爪龍紋,且龍頭碩大,瞠目回望,鬃發後揚,顯然與館藏兩件並不一樣。
許是自己的寶貝,愛屋及烏。總覺得,五爪雲龍看著更為精美,氣勢之盛更可以說是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