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六道行軍3

他依李藥師先前的舉薦,任命六道行軍總管,分道出擊突厥,由西至東依次為:

靈州都督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

左武衛大將軍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

兵部尚書李藥師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

幷州都督李世績為通漠道行軍總管

幽州都督衛孝節為恆安道行軍總管

營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

六道大軍中,李道宗的大同道、柴紹的金河道屬於西北的關內道軍區;李藥師的定襄道、李世績的通漠道屬於北方的河東道軍區;衛孝節的恆安道、薛萬淑的暢武道則屬於東北的河北道軍區。

這六道大軍橫跨整個大唐北境,動員十餘萬人馬,是大唐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而參戰的將領,非但是當時最理想的陣容,更可說是中國歷史上其他時代盡皆難以望其項背的極致組合!!!

五道行軍總管統率大軍十餘萬,均受大總管李藥師節度。

在這五位行軍總管中,李道宗、柴紹、李世績都與李藥師熟識。

將近兩年之前,薛萬淑將薛萬徹薦入李藥師麾下,也算有舊,何況這次出師,薛萬均又是柴紹的副將。

有趣的是,李道宗是從一品的任城郡王,序位在國公之前;柴紹是從一品的霍國公;李世績是從一品的曹國公;薛萬淑是正二品的梁郡公;甚至李藥師的副將張公謹,也是正二品的定遠郡公。

當時他們每一位的爵封,都高於李藥師從二品的永康縣公。

至於衛孝節,史書對於他的記載鮮少。

只知他出身夏縣衛氏,是西晉著名美男子衛玠的後人。

最初仕隋為將,唐軍進攻長安城時他曾出戰,為唐軍所敗。

歸唐之後隨李世民出討劉武周,在美良川擊破尉遲敬德,可知也是一位驍將。

而幽州,原是羅藝勢力的根據地,且經過李瑗、王君廓兩次叛亂事件。

其後衛孝節出任幽州都督,顯然甚得李世民信賴。

六道行軍各有不同任務。

李道宗的大同道為左翼,他的副將是張寶相。

這裡“大同”並非山西大同,當時的大同城位於今日內蒙古烏梁素海南端烏拉特前旗附近,在此可以遏制頡利西方的援軍,包括沙缽羅設。

柴紹的金河道為左軍,他取下勝州之後,渡過大河來至套外,沿金河,也就是今日內蒙古的大黑河,一路往北推進,目的是由西面威脅定襄牙帳後方。

李藥師的定襄道為中軍。

他所率的代州道部隊在取下馬邑之後,便改置為定襄道,即將穿越呂梁山,由南面向定襄牙帳前方推進。

李世績的通漠道為右軍。

他先出幷州往北,再往西穿越呂梁山,目的是由東面威脅定襄牙帳後方。

衛孝節的恆安道為右翼,恆安位於雲中之北,在此可以震懾頡利東方的援軍,包括突利。

薛萬淑的暢武道為再右翼,在此監控東方各處的動靜,可以掩護稍早降附大唐的部落,同時抑止其他部落馳援頡利。

果如李藥師先前的推演,李道宗一出靈州,便遭遇沙缽羅設。

李道宗何等人物,將之擊退之後,順大河先往北、再往東推進。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