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歸一盟之前對引力的推測,我們可以得出引力場天元式的幾個精確解。其中經典歸墟度規【史瓦西度規】是最早的一個。”
“但是,我個人認為,經典歸墟度規實際上不足以描述仙天宇宙軸心那樣的黑洞——不,甚至經典歸墟度規只是‘理想條件’。實際上,絕大多數黑洞都不能被‘經典歸墟度規’描述。因為,但凡是天體,就或多或少會轉動,存在角動量。而角動量,也恰好是不動法王的‘無毛定律’所不能消除的物理量。因此,絕大多數天體的外部時空都不存在球對稱而只存在軸對稱。”
“因此,我從太一天尊的的真空太一天元式中,求出了一個穩態軸對稱解,它在大道之中,可描述旋轉不帶電天體的外部時空幾何。而另一方面,透過從心想事成那裡獲得的部分資料,我又引入了‘電荷’的概念,將這個心的度規進一步延伸,得到了一個旋轉的帶電荷天體的外部時空幾何。”
王崎在用雙手幻化出熒幕的同時,對著兩位修士侃侃而談。
心想事成確實改變了他很多。至少現在他在引用一些超前結論的時候,就可以將之推到心想事成頭上了。
王崎所列出的兩個時空度規,前一個被稱作克爾度規,原本是1963年由紐西蘭物理學家羅伊·克爾提出。而後一個時空度規,則被稱為帶電克爾度規,或者克爾紐曼度規。是1965年由物理學家紐曼和其他合作者從克爾度規之中進一步推演得來。
“這就是我對歸墟的看法。”王崎對此很有自信。在納入靈力的模型之後,這兩個時空度規依舊適用。
而無論是馮落衣還是馮布恩,都不吝嗇於回應這份自信——兩位逍遙修士都沒有演示自己的壓抑。
雖然王崎曾經提出過泛晶體概念,也曾建立粒子對撞集探索微觀世界,提出十六重態的經典模型,但是,他卻很少對宏觀的領域——準確說是“天體物理學”的領域表現過興趣。
而他們更沒有想到,不是玄星觀弟子的王崎,在這個領域,竟比這大多數玄星觀元神還要精通。
而漸漸的,克爾紐曼度規驚人的地方開始顯現了。
克爾紐曼度規,解釋了黑洞的一個驚人規律。
黑洞擁有角動量,黑洞擁有阿貝爾荷【電荷與磁荷】或者非阿貝爾荷【色荷】——當一個黑洞滿足這兩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的時候,它就會獲得三個“奇異性”。所謂的“奇異性”,便是“與時空格格不入的、不正常的某種點”。
(當然,非阿貝爾荷,即色荷,是在楊振寧時代才被提出的概念,這個世界並沒有走到這個時期,因此可以暫時略過。)
其中,有一個奇異性,就是黑洞的核心,也就是“奇點”——對於帶電、旋轉的克爾黑洞,準確來說應該喚作“奇異環”
而剩下兩重奇異性,則會化作“有無境際”——也就是地球上所說的“事件視界”。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內,並不是虛無。正相反,克爾黑洞——高速旋轉的黑洞,其實會存在兩道事件視界。
“換句話說,那兩道有無境際,和一道奇異環,理論上可以將我們的宇宙分成五個區域。”
“第一個區域,也就是我們的世界。天道恆常,時空一致。”
“第二區域,則是越過歸墟的第一道有無境際【事件視界】,但是還沒落入有無境際【事件視界】的空間。越過第一有無境際之後,我……我們的探索者,他的時空座標會‘倒置’,在空間座標的移動變成是黑洞外面沿著時間前進的方向移動,然後無限下落直到越過第二境際。只不過呢,除非是修開了時空之能的仙人,或是擁有時空相關的法術,否則你不會感受到異常——實際上能夠讓凡人也能生存下去的區域。”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他沒有被有無境際之內的其他歸墟【黑洞】吞噬——唔,馮前輩,不要露出這樣的表情,以宇宙軸心的體量考慮,這樣巨大的歸墟【黑洞】,有無境際【事件視界】內部同樣有可能存在歸墟【黑洞】。”王崎繼續說道:“如果沒有被其他歸墟吞噬,那麼當他穿過第二道有無境際的時候,時空座標就會再一次倒置。這也就是第三區域”
“而在第三區域的最低處,就是黑洞的核心,奇異環,如果這個時候,我……我們的這位偉大先驅還沒有死的話,那他就能目睹奇異環——雖然我懷疑肉眼無法觀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