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需要擴大基派的規模咯?”趙清潭對此不是很驚訝,但還是反過去問了一句。
學派並不是說擴大就擴大了。學術派別學術派別,起碼得是做學術的,才能被稱得上是一個“派別”的人物。
當然,今法修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做學術。
但實際上,今法的制度,就跟地球裡大學那種“發表文章或者去死”的氛圍有些類似。在大學,不管是教學崗位還是科研崗位,都被要求一定要發表文章。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地球上論文數量的爆炸。
地球上,一年就有幾十萬條定理出爐。但是其中絕大部分,都沒什麼用。
或許每一條沒什麼用的定理後面,就是一個想要保住自己飯碗的大學教師——或者是隻想著畢業拿個文憑的碩士。
而今法修士也是類似。想要獲得更好的資源【這裡的資源不止包括靈氣丹藥,還有更上一層的法門、名師指點以及其他】,就需要透過論文來換取功值。這一條對於仙盟最核心的修士來說形同虛設,而外圍大量修士卻是被這一條所阻攔,不得不話大半輩子時間積攢家底,去換取一個下品元神的道路。
這種不平等,實際上也是存在的。
並不是所有發表論文的修士,都可以算是“做學術”。
幸而這是一個有法術的世界。幾乎所有修士都兼有“工程師”的職業。就算他們自己研究能力不足,也可以積累案例,為各種法門的改進,增添一種動力。
這還是底層。
實際上,今法的“中層”,也未必就到了可以言“學派”的時候。
在神州,學派多半是因為對某個較為關鍵的問題有相同的見解而走到一起的學術群體。這裡的關鍵詞是“關鍵性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觸及一個領域最關鍵的問題的。這裡還不是說“研究”,而是“思考”。
高屋建瓴說得好聽,但實際上,山頂上能看清的東西不多。很多時候,站上了山頂,就看不清山腳了。而“山腳的路”,才是大多數人能走的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獲得山頂的視野,不僅對走山腳的路沒有幫助,反而會迷失山腳的路。
這也是算主如日中天、元算之算幾乎成為一個“信仰”的時候,依舊有過半萬法門並不在乎這一點的原因。
算主那是山頂的東西,對山腳下的人的工作沒有幫助。
尤其是有些人準備登的,是另一座山。
一般來說,一個學派,也就是核心的數個、數十個逍遙修士,再加上大量有可能成為逍遙修士的大宗師三境修士。
餘下的,就只能算學派外圍成員、某學派成員的門下,甚至只是“擁躉”。
當初布林巴基學派甚至都會給小學生上課,蓋爾範德也會教育中學生。但是,沒人會覺得,當初的法國小學生或蘇聯中學生,是布林巴基學派或莫斯科學派成員。
當初馮落衣曾經在歌庭齋掛過名,而王崎又由於和馮落衣的關係,所以被認為是歌庭派的外圍成員。
每一個學派都會有很多外圍成員。這些外圍成員,算是一個學派未來的有生力量。
王崎道:“我卻不只是想要一些外圍成員……多發展一下。”
“不嫌步子太大嗎?”趙清潭問道:“基派,也只能算是剛起步。”
“不,要這麼看——咱們已經是一個超出單純人族概念,有三個以上異族的多位成員的超級學派。”王崎說著,扭過頭,對椒道:“你說是吧,椒。”
椒撇撇嘴:“您這是偷換概念啊,王先生。始新妖族有浭一個,更新妖族多一點,還有毓族幾個——但是按照您們人族的標準,咱們連外圍成員都算不上呢。您說得我們好像已經成為大算家了一樣。”
“反正你們幾個長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有那麼長的生命,幹什麼不成?”
椒一愣,卻是有些挫敗感:“要那麼長時間……”
“別聽他胡說。”趙清潭拍了拍椒的肩膀:“若是有興趣,成為算家也不難,東西也是可以慢慢學的——只不過做成他那樣,真的是非天分不可。不要想著跟他比就行了。”
“哦……”